“放管服”改革工作典型经验材料汇编(17篇)

2023-02-22 15:46:33 192

文章导读

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提升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 一、加快推进政务公开,全面实行“网上审批” 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的工作要求,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及时制定。


联系客服提示-笔杆子资料网


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提升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

一、加快推进政务公开,全面实行“网上审批”

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的工作要求,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及时制定《X省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省市县三级审批服务事项通用目录》,通过X政务服务网、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门户网站向社会公布行政审批事项清单、办理流程图、办理期限、结果查询方式和咨询监督电话等,全方位推进政务公开,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将网上行政审批事项即粮食收购资格认定事项通过省政务服务平台开展审批,申报事项的办理进展情况通过网络等形式及时告知申报单位,对行政审批事项办理过程中的常见问题进行梳理解答,在网站公布,便于公众查阅,切实做到减时间、减材料、减程序、减流程、优服务。

二、明确目标任务,完善提升网上政务服务能力

X年以来,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对照《省直部门网上政务服务能力完善提升任务清单》逐项梳理,按照时间节点和要求落实相关工作,进一步提升网上政务服务能力。一是根据国家部委网上审批基本目录调整变动情况,结合省大数据局对政务服务事项动态调整情况,及时进行确认落实。二是进一步梳理公共服务事项清单。按照“应上尽上”原则,进一步梳理出应用类、查询类、信息发布类等公共服务事项。三是做好政务服务“好差评”工作。多渠道、全方位对政务服务“好差评”工作进行宣传,不断提升企业对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政务服务事项开展评价的参与度,积极引导企业开展线上线下“好差评”。四是认真做好证照数据归集工作。根据《国家政务服务平台证照类型代码及目录信息》,及时认领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明确的电子证照,在省级电子证照系统补充完善粮食收购许可证证照类型、证照基本信息和证照底图。

三、做好“互联网+监管”工作,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X年X月,按照《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政务服务平台和“互联网+监管”系统建设对接工作的通知》要求,及时认领国家级监管事项目录清单中由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实施的监管事项。在认领国家级监管事项目录清单的基础上,梳理补充我省事项,分别编制形成省级监管事项目录清单,并录入国家监管事项目录清单动态管理系统。根据监管事项目录清单,对所有的行政检查事项逐项编制检查实施清单,并在国家监管事项目录清单动态管理系统中填报。一是实行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双公示常态化。在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办结后X日内及时向“信用X”网站、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门户网站推送。二是强化信息归集共享。按照涉企信息统一归集要求,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X)统一汇集和公示涉企行政许可、行政处罚、执法检查等企业信息。三是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贯彻落实“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要求,切实履行法定监管职责,加强部门协调配合,进一步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为各类粮食经营者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省事管局:《优化政务服务方式,提升管理服务保障效能》

X年以来,省事管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快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政务服务效能不断提速,改革创新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放管服”改革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工作

局党组高度重视“放管服”改革工作,成立了由党组书记、局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多次召开工作会议,传达贯彻省委、省政府“放管服”改革有关会议精神,研究部署机关事务系统“放管服”改革工作,围绕省直部门和广大干部职工需求,制定工作计划、明确工作重点和阶段目标,积极创新工作机制,协调推进机关事务统一管理、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工作,不断优化办事流程,推进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在线申请、网上预审和办理、公开等,实现了管理手段有改进、服务质量有提高,改革成效不断显现。

二、突出工作重点,优化政务服务方式

(一)扎实开展“减证便民”,精简办事流程。在完成局行政许可事项及证明材料清理的基础上,认真开展排查,对其他行政权力和公共服务事项涉及的各类证明和盖章环节进行全面清理。做到凡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一律取消,能通过个人现有证照来证明的一律取消,能采取申请人书面承诺方式解决的一律取消,最大限度减少办件材料。对必要的证明,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减少不必要的重复举证,并纳入清单实行动态管理、向社会公开。省直机关住房资金管理中心在提供住房公积金服务时,要求职工、职工所在单位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由X项核减为X项。同时优化工作流程,简化办理手续,推行“互联网+公积金”服务,推进X项日常业务实现“最多跑一次”,其中X项业务采用网上办理、上门服务等方式,让职工“零跑趟”。主动整合贷款资料,简化签字确认手续,面向北京、广东、甘肃、湖南等X个省(市)推出异地贷款资料邮寄服务,减少职工异地往返奔波。目前,省直公积金不见面审批(服务)平台已在省政务服务网上线运行,X项业务实现网上办理,基本实现公积金提取业务“网上申请、线上审批、刷脸认证、转账支付、办结通知”的全流程服务,实现了“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二)用好“互联网+”,推进行政审批服务事项网上办理。积极推动行政权力事项网上办理,推进政务服务线上线下融合,为深化“放管服”改革提供有力支撑。对面向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依申请行政管理事项,组织住房处、资产处、建管处、车管处、节能处等处室人员召开工作推进会,详细梳理业务办理流程、精简申请材料、编制办事指南。同时,按照全省统一部署,积极做好系统优化工作,推动X项行政权力事项接入省政务服务平台。全省公务用车信息平台已经全面投入运行,初步实现了公务用车运行管理信息化。搭建完成全省党政机关办公用房信息平台并投入使用,基本实现了办公用房信息网上申报、网上核实、一网联通。

(三)打造线上线下政务服务新模式,着力构建便民服务“一张网”。在着力推进“互联网+”,积极优化网上办事功能的同时,进一步优化服务方式、拓宽服务渠道,全面开启“线上线下”政务服务新模式,着力构建行政审批“一张网”的服务体系,努力提高行政审批效率。X年以来,立足强化服务保障职能、聚焦基层群众诉求,针对“四到四访”过程中收集的意见和建议,为给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在省直机关纬二路集中办公区开设了政务服务大厅,集中办理省直房改房审批、省直单位住房资金审批、省直房改房信息纠误、省事管局统管院区房屋不动产权属证书的申请办理以及房屋出售收回等业务,已接待群众来访、来电咨询X人次,办理省直房改房信息纠误X笔,研究答复X个省直单位的住房资金申请,解答群众政策问题X余条(次),在此基础上及时对群众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形成政策解读卡,明确办理服务流程,方便群众了解相关政策,查询工作进度。通过打造“线上+线下”多途径、全天候、全方位的咨询服务,赢得了省直机关干部职工及群众的好评。

三、推动互联互通,扎实做好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工作

由省事管局办公室牵头,逐一理清政务信息系统数量、名称、功能、使用及经费投入情况等,以局门户网站优化改版为契机,以机关事务咨询投诉建议平台建设为突破口,做好内部信息系统融合,整合搭建机关事务“一网通办”系统,进一步打通数据共享通道,为优化政务服务提供技术支撑,推动整合共享各项任务落实。按照《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编制指南》要求,在省直单位住房资金管理、全省公共机构节能、省直房改房管理、综合办公楼身份管理等方面梳理X类信息资源,共X个信息项,完成了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编制和审核录入,明确了可共享的信息资源和共享需求。目前,已将前置机数据交换切换到省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按照编制完成的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完成了数据挂接,已将省直公积金单位开户信息、省直公积金个人开户信息、省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费统计信息X方面的数据推送至省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实现了数据共享。

下一步,结合机关事务“一统两化”(统一管理和信息化、标准化)建设,将持续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快推进机关事务系统“一网通办”,努力实现办公用房、公务用车、公共机构节能、集中办公区服务保障、省直公积金、统管院区物业服务、机关食堂、省直幼教等管理服务保障事项网上办理,提升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服务水平,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求向高质量服务实践转化。


省信访局:《推行“最多访一次”改革,提升信访群众满意度》

X年以来,省信访局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放管服”改革工作各项决策部署,在全省开展了人民满意窗口创建、“最多访一次”、信访矛盾攻坚化解等一系列服务信访群众的工作,强力推动“事要解决”,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全省信访形势呈现信访总量、赴京越级访、赴京非接待场所有关人员、到省上访“四下降”和信访秩序明显好转的良好局面。我省信访工作多次受到国家信访局和有关方面表扬。

一、强化接访服务意识,创建人民满意窗口

为进一步提升全省各级来访接待窗口为民服务意识和效能,省信访局成立了以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在全省信访系统组织开展了人民满意窗口创建活动。

(一)健全工作制度。一是健全领导接访处访制度。建立党委政府领导接访处访、约访下访、协商会办工作制度,建立领导接访处访工作台账,并全部录入信访信息系统。二是完善接访工作制度。建立来访事项登记录入、交办转送、协商会办、访情通报、督查督办、应急处置、责任追究等相关工作制度。要求市、县两级信访局来访接待场所设立律师咨询、心理咨询和人民调解窗口。三是建立服务评价制度。设立群众意见箱或窗口服务评价系统,主动接受监督评价,由信访群众评价信访工作各个环节。同时,省信访局建立完善综合考评指标,结合重访率、群众满意度评价、按期办结率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指导。

(二)提升服务效能。一是坚持“挂牌上岗”。要求接访窗口工作人员提前到岗,挂牌上岗,共产党员佩戴党徽,热情迎送来访群众,语言亲切、态度和蔼,群众评价满意度高,群众零投诉或投诉率较低。二是坚持“来访必登”。按照《信访条例》规定,对来访事项“应登必登”,登记来访事项的办结率达到X%;认真办理上级交办的重要信访事项,按期办结率达到X%以上。三是坚持“有访必接”。严格落实来访接待工作规范,登记准确,记录翔实,疏导耐心,接谈热情,做到政策解释精准、路径指引精确、情绪纾解精心,来访事项办理零失误。

(三)优化服务环境。一是设施齐全。配有满足接访工作需要的办公设备及电子显示屏、监控系统、安检设备、安防设施、安全饮水设施、免费WiFi等安全和便民设施,来访接待窗口内外环境整洁、干净卫生。二是宣传到位。利用显示屏、宣传页、宣传栏等多种渠道和方式,开展“人民满意窗口”宣传,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无烟单位等文明创建宣传活动。三是方便快捷。为老、弱、病、残、孕等特殊来访群众,开通接访“绿色通道”和卫生急救“绿色通道”,配备医药急救箱,最大限度提供便利。

二、打造网上服务平台,推行让群众“最多访一次”

认真落实国家信访局网上信访工作要求,在全省信访系统推行让群众“最多访一次”,切实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强化网上信访事项办理,严格落实责任,督促指导市县快速办理,规范上传,不断提高及时受理率和按期办结率。

(一)严格落实让群众“最多访一次”要求。落实首办责任,

提高一次性办结率,突出抓好实地调查和跟踪问效,真正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省信访局网络信访处通过实行电话跟踪机制、核查提醒机制、超期通报机制、日清零机制,确保网上信访事项及时有效办理。

(二)依托重点工作推动网上信访问题化解。结合重信重访专项治理,控制重复信访增量,减少重复信访存量。继续深入推进重点领域矛盾化解攻坚,特别是针对群众反映突出的房地产开发管理、集资融资、互联网金融以及土地征收、土地承包等方面问题,全力推动疑难复杂事项解决,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个网上信访问题的化解。

(三)不断提高网上信访知晓率。全省各级信访部门通过当地政府网站、报刊或电视节目、信访接待及公共活动场所对网上信访、领导电子信箱、微信信访公众号、手机APP二维码、手机短信信访公开号码进行广泛宣传。统一制作网上信访(含手机信访)户外板报的宣传口径和形式,督促各地开展全方位的宣传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X年第三季度,全省共受理网上信访事项X件,占全省信访总量的X%。信访机构及时受理率X%,责任单位及时受理率X%,按期办结率X%;京省两级网上信访共交、督办信访件X件,已汇报X件,满意率X%;全省信访部门满意率为X%,责任单位满意率为X%,群众对信访部门的参评率为X%,对责任单位的参评率为X%。

三、提高为民服务质量,推动化解信访突出问题

(一)开展信访矛盾化解攻坚。认真总结X年信访矛盾化解攻坚经验做法,对重点领域继续加强风险防范、对重点群体紧盯政策落实完善、对重点问题压实责任合力攻坚、对重点人员切实做到事心双解。国家信访局交办督办我省信访矛盾化解攻坚案件X起,实行网上办理、专班办理,统一标准,规范流程,落实“三到位一处理”。截至X年X月,已办结X起,办结率X%。

(二)开展问题楼盘化解攻坚。在全省开展为期X年的房地产领域问题楼盘信访突出问题化解攻坚行动,与省委政法委、省高级法院、省公安厅、司法厅等部门积极配合,做好问题楼盘化解工作。截至X年X月,全省纳入化解攻坚范围的X个问题楼盘,涉及总建筑面积X万平方米,涉及X万户、X万人,涉及总金额X亿元,已化解问题楼盘数量X个,化解率X%,增加税收收入X亿元,较X年同期,涉及房地产领域问题楼盘信访量下降X%。

(三)开展重信重访专项治理。全省共梳理重信重访重点人员X名,全部纳入专项治理。通过逐人建立台账,X名重复信访老户明确X名包案领导、X名人民调解员、X名有资质的心理咨询工作人员逐人逐事化解等方式,实现X名重复信访人案结事了、息诉罢访,息诉罢访率X%,纳入治理范围的重信重访量较X年同期下降X%。


省药品监管局:《深化简政放权,提升监管服务效能》

X年以来,省药品监管局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放管服”改革决策部署,以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为突破口,以提升监管服务效能为着力点,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优化提升服务水平,守住了不发生重大药品安全事故和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保持了全省药品安全形势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有力推动了我省药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健全工作机制,持续深化简政放权

坚持把简政放权作为改革创新的“先手棋”,持续完善工作机制,强化衔接落实,提升运行效能,扎实推进简政放权向纵深发展,推动监管服务提质增效、协同发展。一是着力规范下放事项。在及时衔接落实国家药品监管局取消、下放(委托)的行政审批事项的基础上,全面梳理X年以来下放的药品专项认证检查、执业药师注册等事项及下放(委托)自贸区的行政职权,加强对已下放事项运行情况的调研分析和跟踪评估,完善职权下放的衔接制度、配套措施和监督机制,确保基层接得住、管得好。二是全面梳理监管事项。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三定”规定,认真梳理省药品监管局行政职权事项,初步建立了权责清单,包括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检查、行政奖励、其他职权六大类共X项,由省委编办审核通过后予以印发。按照省大数据局《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许可事项的决定>的通知》要求,认真梳理填报涉及省药品监管局的“国产药品注册初审”项目。三是认真清理规范性文件。印发《X省药品监管局关于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的通知》,对不适应“放管服”改革要求和优化营商环境的X件规范性文件进行了清理,其中废止X件,拟废止X件,拟修改X件,继续有效X件。四是持续优化审批服务。实施许可检查与认证检查“二合一”,优化第二类医疗器械审评审批流程,编制《X省第二类创新医疗器械申报指南》,修订完善《X省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办事指南》。截至目前,共办理药品再注册X项、备案X项、补充申请X项,第二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事项X项、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X项。

二、创新监管方式,强化事中事后监管

省药品监管局深入落实“四个最严”要求,着力完善监管体系,创新监管方式,加强日常监管,深化风险管理,持续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确保人民群众用药用械用妆安全。一是加强监管体系建设。理顺省、市、县药品监管职责和监管事权,研究各层级监管制度、衔接办法、评价标准和工作规则,加快建立上下贯通、运转有力的监管新体系。持续推进药品监管技术支撑能力建设,省食品药品检验所已通过国家药品监管局认定,成为国家药品监管局首批重点实验室之一,也是首批X家中药材及饮品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之一。二是强化重点领域监管。加强对“两品一械”生产经营企业的全过程、全链条监督检查,自X年X月开始为期X个月的全省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全面排查“两品一械”生产经营企业、使用单位X家,发现风险隐患X个,制定整改措施X条,立案查处违法案件X起,罚没金额X万元。印发《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实施方案》,完善随机抽查事项清单、检查对象和检查人员名录库、抽查规则,持续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三是严厉打击违法行为。集中开展疫苗、血液制品、生物制品等X余项专项整治,扎实开展药品零售企业执业药师“挂证”行为整治和医疗器械“清网”行动,持续保持打假治劣高压态势。截至X年X月底,全省共查处“两品一械”一般程序案件X件,罚没金额X万元,捣毁制假售假窝点X个,责令停产停业X家,移送司法机关案件X件,有力震慑了违法犯罪行为。四是推进社会协同治理。组织召开全省药品生产质量提升行动暨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会议、全省药品流通监管暨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工作会议,全省X多家药品生产企业、X多家药品批发企业和零售连锁总部针对落实主体责任作出集体承诺,推动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召开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经验交流会,引导企业依法依规组织生产活动。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依托省药品监管局网站、微信公众号、内部刊物等宣传平台,大力宣传《药品管理法》《疫苗管理法》等法律法规,组织举办“X年安全用药月”等活动,普及“两药一械”安全知识,引导公众理性消费、依法维权、参与共治。

三、优化政务服务,着力提升服务效能

坚持以便民利企、优化服务为重点,进一步加强政策指导,完善支持措施,提升服务效能,规范市场秩序,全力服务和保障我省药品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扎实开展精准帮扶。X年以来,省药品监管局多次深入企业开展精准帮扶“大走访、大调研”活动,组织召开主题教育开门纳谏座谈会,认真听取企业对监管政策、审评审批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逐条制定改进措施,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连续X年开展药品、医疗器械生产质量安全提升行动,从技术开发、检验检测、信息咨询、人才培训等方面加大对企业的帮扶力度,指导企业提升全过程、全方位质量管控水平。二是优化审批服务机制。全面梳理政务服务事项,完善省本级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中的X个要素;建立便民即时办结制、联合审查审批制,对审批风险可控、不需要现场核查的X大类X个办理事项实行“马上办”,对同一企业同时提出的多个行政申请项目或两个以上企业同时提出的关联申请事项实行“联合办”,提高审批效率;持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全面清理规范中介服务事项,有效减轻企业负担。三是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完善行政许可及电子监察系统,推进行政审批档案电子化建设,加快建设电子证照系统,实施全省“两品一械”行政许可事项“全程网办”,尽力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深入推进“一网通办”前提下“最多跑一次”改革,着力提升省本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深度,“最多跑一次”事项由X项提升至X项,占比达到X%,审批服务事项平均办结时限较法定时限缩短X%。助推服务药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X省中药材标准》《X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修订工作,深入推进河南省中药配方颗粒标准研究,为建设中药强省和安全监管提供基础支撑;充分发挥政策引导和激励作用,扎实推进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截至目前,我省X家药品生产企业X个批准文号启动一致性评价工作,国家药品监管局受理申请X个,X个品种通过现场检查,核发批准文号X个,有力推动我省药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省税务局:《提升税收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营造公平有序的税收营商环境》

X年,省税务局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以推行“一网通办”前提下“最多跑一次”改革为抓手,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全程督、经办处室联合办,坚持问题导向,加强台账管理,把重心放在便捷办税、落实政策、服务发展上,努力营造公平有序的税收营商环境,提升税收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在X年全国税务系统纳税人满意度调查中,X省在全国的排名前移X位。

一、便利纳税和缴费人办税

实施新版《纳税服务规范》,积极推动税费业务办理的统一化、规范化和标准化,为纳税人缴费人带来更加便利的办税体验。一是便利体验更强。为解决新办难、注销难问题,改税务登记为信息报告,推行新办企业“套餐”;改税务注销为清税申报,推行“免办”“即办”“承诺办”。在税收优惠政策方面,实行“清单式”管理,除依法须核准和备案的外,一律由纳税人“自行判断、申报享受、无需报送材料”。二是事项办理更优。全面优化办税缴费事项,减少纳税人报送材料,X种其他部门证明类材料不需报送,X个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在整合涉税事项方面,将原国税地税X多个共有办税事项由“两次办”“联合办”变为“一次办”,对附加税(费)申报、房产交易申报等X个关联事项实行“串联办”,实现纳税人负担更“轻”、办税时间更“短”。三是配套措施更实。以新版《纳税服务规范》为蓝本,修订了《纳税人办税指南》,便利纳税人办税。

二、规范税务人员执法操作

实施《税收征管操作规范》,涵盖了纳税人办理税费业务和税务机关实施管理的全部税收征管业务事项,对税务人员在执法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及节点进行规范。一是简事项、简材料、简表单。还权还责于纳税人,大幅放宽不必要的限制,对同质化业务流程进行整合精简,对不需报送的材料和表证单书进行清理,业务事项和报送材料精简近X%,表证单书精简超过X%。二是强信用、强风控、强监督。创新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明晰征纳权责,打造事前事中事后管理一条链和征纳互动、内外共治税收生态圈。三是统一标准、联通信息、畅通渠道。从“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视角出发,统一业务标准,简化办税流程,推进业务办理逐渐向便捷化、智能化转变,更好服务纳税人。

三、方便发票开具

一是开展第三方涉税服务借减税降费巧立名目乱收费行为专项整治,对在我省推广用户的电子发票第三方平台进行全面排查、收费情况核查,并对提交备案材料且符合要求的X家电子发票第三方服务平台,分两批在X省税务局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同步公示。二是上线电子发票公共服务平台。X年X月X日成功上线增值税电子发票公共服务平台,使用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的纳税人可以自愿选择免费领取税务UKey,通过公共服务平台开具电子发票。截至X年X月底,我省核定电子发票用户X户,开具电子发票户数X户,开具电子发票份数X万份,开具金额X万元,开具税额X万元。三是选择新密市作为网上代开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试点单位,积极推进网上代开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试点工作。

四、简化税务注销程序

一是制定《分类注销管理办法》,对简易注销、即办注销、一般注销、迁移注销分类管理,进一步简化注销程序;推行“容缺+承诺”和一次性告知制度,简化注销材料报送,压缩注销时间。二是逐户核查超期注销户。通过后台数据库提取目前登记状态为“清算”且超办理时限的纳税人清册,下发了超期注销疑难问题工作指引,对复杂的注销问题,分类制定了具体措施,为基层工作提供工作指引,并召开税源管理座谈会,对注销难问题进行了安排部署,督促基层税务机关逐户核实处理、及时办理,共清理超期注销X户。

五、全面清理税收证明事项

落实国家税务总局安排部署的X项税务证明事项的清理工作。按照税收证明事项清理要求,对税收业务规范和办税服务指南进行修订,全面取消相关证明报送要求。根据规定,全面清理证明事项,对制发的规范性文件开展清理。及时安排部署并要求各级税务机关认真落实取消税务证明事项有关工作,立即停止要求纳税人提供已取消的证明,不得保留或变相保留。

六、公平公正执法

坚持以风险管理为导向、以“双随机、一公开”为基本方式的新型稽查监管模式,严格落实“双随机、一公开”要求,分类分级开展随机抽查工作。持续开展国家税务总局重点税源企业随机抽查和省级重点稽查对象随机抽查,抽查案源X户,自查及查补税款X亿元;并对国家税务总局下发的X户案源和省税务局确定的X户案源开展重点检查。围绕税收风险高、社会关注度高、关系民生强、公众反映强烈的行业和领域,按照摸清底数、抽取对象、风险分析、分类应对的原则,自行抽取本省的重点行业进行随机抽查,对盈利性教育机构、汽车销售XS店、房地产、建筑安装等X个重点行业X户企业开展自查或重点检查,及查补税款X万元。

七、落实减税降费政策

一是做好减税降费政策宣传。编写《X年以来减税降费政策文件汇编》和小微企业普惠、扶贫、就业创业等X个专项税收优惠政策指引,在门户网站开辟专栏予以公布,方便税务人员和纳税人查找政策。组织开展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政策视频培训会,就政策口径、办税指引、表单填写和系统操作等内容,面向各级税务机关开展宣传辅导。二是确保纳税人应享尽享。研发减税降费电子台账,省、市、县、分局共同以此台账为基数,实时监控应享尽享落实情况,做到应享尽享监控台账化、一体化。截至X年X月X日,全省共计X万户企业享受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减免企业所得税X亿元,户均减免税X万元,实际受惠面达X%。


X海关:《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

X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和海关总署“放管服”改革工作要求,X海关制定了《X海关贯彻落实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任务有关措施及分工方案》,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有关重点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一、持续推进行政审批改革

不断推进海关行政审批网上办理,上线运行海关网上审批平台电子签章系统,解决网上审批“最后一公里”问题,实现关区现有X项审批事项全流程网上办理。根据机构改革及关检业务融合发展需要,及时编写修订各审批事项办理服务指南,规范审批大厅及窗口建设,开展关区行政许可标准化评价,继续保持行政审批“零超时”“零差评”。

二、持续开展减证便民工作

全面清理关区制度文件、岗位工作指引,修订、废止要求相对人提供不必要证明的事项等规定,防止证明事项边减边增、明减暗增。对发证部门有统一数据库的证明材料,推动联网核查或“点对点”行政协助方式替代当事人现场交验纸质证明材料,进一步简化手续,为办事企业和群众提供实实在在的便利和高效服务。

三、持续降低进出口环节合规成本

一是高度重视,狠抓落实。将减税降费作为重要政治任务严格贯彻落实,全方位、多轮次开展减税降费落实情况排查,紧盯敏感领域和关键环节,成立联合督导组对风险较高的企事业单位进行实地检查,把减税降费落实情况作为政治监督的重要事项,每月进行通报。二是点面结合,深入宣传。利用海关门户网站、政务公开栏、电子滚动屏、微信公众号,定期组织召开政策宣传会,深入解读海关政策;通过座谈、调研、征询和调取资料等方式,全面了解进出口业务流程中的费用构成情况并集中研判。规范涉企收费目录,在各办事大厅和监管场所张贴、公示宣传海报,确保减税降费政策为进出口企业所知、所用。三是明确职责,全面落实。对《X省经营服务性收费目录》内的项目严格按照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收费,要求各收费单位认真执行相关文件规定,严格实行明码标价,不得强制或诱导企业、个人办理委托业务。同时加强对涉企收费日常监督,及时回应相关投诉,对减税降费政策落实不力、流于形式的单位或个人依法依规严肃追责。四是加强联动,提质增效。联合省公安、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在全省范围内推进进口机动车辆“三证合一”,减少办事环节,全面取消代理机构收取的进口车辆登检服务费。X海关认真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获何金平副省长批示:“X海关思想解放,勇于创新,作风务实,值得省直相关部门学习和借鉴。”

四、持续构建符合新海关职能需要的监管制度体系

在全国通关一体化框架下,协同推进“两步申报”“两段准入”“两轮驱动”“两类通关”“两区优化”等改革,完善相关配套制度与保障机制。一是在新郑国际机场、X新郑综保区海关推行“两步申报”工作试点,于X年X月X日推广至整个关区。二是加快建设“互联网+监管”系统。完成关区监管事项目录清单和实施清单认领等工作。在海关总署统一领导下先行先试、主动作为,开展“互联网+监管”实地调研,赴省大数据局等省直单位对接工作。三是推进“双随机、一公开”全覆盖、常态化。做好“双随机、一公开”执法人员、执法对象“两库”建设,并进行动态调整。严格落实海关总署《海关行政检查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对涉及X海关关区的X项随机抽查事项逐条明确责任部门,按要求抓好落实。四是强化信用监管,推进“经认证的经营者”(AEO)互认合作。开展X年“诚信宣传月”专题活动,进一步加强海关信用管理制度宣传,大力推进“诚信守法便利,失信违法惩戒”机制建设,提升关区进出口企业诚信经营意识,优化口岸营商环境。赴相关企业开展信用培育辅导及海关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宣传,鼓励AEO认证企业用足用好激励政策,激发企业责任感,增强企业获得感。

五、持续巩固压缩货物整体通关时间成果

一是做好统筹协调工作。定期搜集汇总货物通关过程中影响时长的问题,及时提出解决方案,推进问题有效解决。同时加强与省政府口岸办的沟通联系,发挥政府部门牵头作用,共同推动压缩整体通关时间任务完成。二是正确处理压缩通关时间与提升查验率的关系。着力提高查验人员作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提高海关查验作业效率,加大机检设备的使用力度,进一步提升非侵入式查验比例。突出正面监管,在确保国门安全的基础上进一步压缩通关时间,做到管得住、通得快。三是积极推动关检业务融合。按照海关总署部署,积极推广应用新一代风险作业系统、新一代查验管理系统,全面开展关检货物查验联合作业,对进出口货物监管开展“查检合一”。将智能审图稳步、分阶段推广至关区已完成相关设备配备的业务现场,并结合实际业务应用不断扩大有效识别商品种类,提高智能审图的商品覆盖范围。目前,在邮件、快件查验业务领域使用智能审图系统已取得良好效果。四是建立实时监控机制。积极利用HX、HLSX、执法评估等系统,对报关单进行监控跟踪,加强对超长报关单的监控,对异常报关单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五是深入推进关税保证保险等税收担保制度改革,进一步扩大关税保证保险试点的保险公司范围。六是深化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大力推广C系统综合业务功能,年底前确保整合申报的报关单X%通过单一窗口申报。目前C系统已开发的接单、放行功能均在关区顺利推广,平均使用率均在X%以上。

六、持续推进“互联网+海关”改革工作

制定《X海关“互联网+海关”推广实施方案》,积极推进项目应用。综合运用X热线客服直通车,设立平台运维支持QQ群、微信群、网上答疑专栏等栏目,简化企业报障流程,提高客服效率。一是完善X统一服务热线,畅通意见投诉渠道。加强X热线能力建设,提升业务咨询的答复办理水平,以及热线接通率和答复效率,更好地服务企业和群众。X年X至X月份,X服务热线共接听电话X人次,较上年同期增长X%,接通率X%。网上答复进出口企业及社会各界提出的各类问题共计X条。赴新郑国际机场海关开展X热线进现场暨打击象牙等濒危物种及其制品专题宣传活动,进一步畅通意见投诉渠道。二是提升企业注销便利化水平,畅通企业退出机制。做好海关企业注销“一网”服务工作,积极与省市场监管局沟通对接,搭建企业注销网上服务专区,实现关地多部门协作和数据互联共享,简化企业注销办理流程,压缩企业注销时间,切实解决企业“注销难”问题。


省电力公司:《多措并举强力推进,持续提升“获得电力”优质服务水平》

X年以来,国网X省电力公司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暨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部署,超前谋划、主动作为,奋力攻坚、重点突破,持续提升“获得电力”优质服务水平,积极推进各项改革落地见效,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推进措施

(一)出台电网配套工程建设支持政策。协调省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共同出台电网配套工程建设支持政策文件,对电网配套工程分类明确建设时限,确保电网配套工程建设时限要求落实到位。

(二)构建多渠道便民体系。完成政企数据共享,实现与公安、市场监管等政府部门数据通联,推行“办电”与“办企”联动,让“数据多跑路,客户少跑路”。截至X年底,实现高低压新装、增减容、分时电价变更等X项业务政务网上“一网通办”,X年网上办电率为X%,较改革前提高X个百分点;完成市级政务服务大厅、政府综合服务网点X%入驻,实现“多门变一门”、“只进一扇门”。

(三)建立优化营商环境评价机制。与省发展改革委紧密结合,通过搭建评价体系、强化管控机制,常态化开展市县公司优化电力营商环境成效评价和整改,为优化营商环境立标杆、补短板,提升客户获得感和满意度。

(四)精简办电环节和资料。高压办电业务与用户交互环节由X个压减为X个、压减X%;低压办电业务与用户交互环节由X个压减为X个、压减X%。高、低压用户办电基础资料分别由原X项、X项,均精简为X项。

(五)降低用户办电成本。免费提供X千伏及以下受电工程典型设计和造价咨询服务,引导客户内部工程优先采用典型设计和标准设备,提高设备的通用性、互换性,帮助客户压减工程造价、降低后续运维成本。同时,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用电报装紧急电网配套工程建设,X年安排项目包资金预算X亿元,实际投入X亿元,有效降低了用户办电成本。全面完成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X%任务,持续扩大电力直接交易规模,全年降低企业用电成本超过X亿元。

(六)提高供电可靠性。提升电网规划建设精准化管理水平,对于重过载台区和线路,及时启动配电网改造工作;深入推进配电网频繁停电治理工作,全面加强停电管理,严控预安排停电,做到“一停多用”,杜绝用户短期内重复停电;深入开展配网不停电作业,X年全年累计开展配网不停电作业X万余次,减少停电时户数X万时户;加大配网改造资金投入,X年四季度,追加X亿专项资金,定点投向X、周口、X、X、南阳、洛阳等基础差、底子薄的农村电网,专项解决低电压和频繁停电等配网短板。

(七)提高客户“获得电力”便利度。按客户类别修订完善客户办电一次性告知书,通过微信公众号、手机APP等渠道,实现客户办电全过程信息、电价政策、电量电费等信息“点对点”精准推送。利用营业窗口、门户网站、官微、微信、社会媒体、地铁、公交站、机场等渠道,宣传电力服务便民服务举措。

二、工作亮点

(一)时限推行“三限”。一是行政许可限时审批。电力接入工程行政审批并行办理,X千伏高压客户涉电施工规划许可审批X个工作日内办结,掘路、占路、园林绿化许可审批X个工作日内办结,行政审批总时限压缩至X个工作日以内。二是业务办理限时办结。明确高、低压业务办理时限标准,建立营销部门“对外一口负责,对内“一办到底”工作机制,推行X千伏及以下电网配套项目营销专业“编审批建”一体化,同时,借助考核、稽查、现场督导等手段,实现高低压办电时长均远低于国网公司和省政府规定时限。三是工程建设限时完工。明确高、低压电网配套工程建设时限标准,通过建立部门协同、推行物资“随需领用”、现场督导等机制,将工程建设控制在标准时限内,无超时工程建设事件发生。

(二)成本实现“四省”。一是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坚决贯彻国家X年一般工商业电价再降X%政策要求,X年,河南省一般工商业用户电价累计降低X分/千瓦时,减轻用户电费负担X亿元。二是延伸公司投资界面。对省级及以上园区、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电能替代三类用户,配套投资建设到用户规划红线,直供到户。三是提高低压接入标准。降低工商业办电用户接电成本,将全省工商业用户低压接入容量标准由X千伏安提高至X千伏安。四是推行综合能源服务。持续扩大电能替代“打包交易”,累计推动X家燃煤锅炉、燃煤窑炉和燃煤自备电厂等用户实施“打包交易”,完成替代电量X亿千瓦时,降低电能替代用户用电成本X亿元。

(三)办理实现“三少”。一是少资料。高、低压用户办电基础资料分别由原X项、X项,均精简为X项(用电主体证明、产权证明),特殊行业办电平均资料不超过X项。二是少跑趟。通过预约办电、客户经理上门服务、线上办电、赠送已付邮资的信封等方式,减少客户跑趟次数。三是少费心。客户办电实行“首问负责制”、“一证受理”、“一次性告知”、“一站式服务”,针对不同客户类别,提供不同用电业务办理告知书,主动推送告知业扩进程信息,推行网上评价,畅通互动渠道。

三、取得成效

X年,在全省省直部门营商环境评价中,国网X省电力公司排名位居全省第二,“获得电力”指标平均得分X分,相当于世行评价全球X个经济体第X位的水平,与国内外先进水平比,X省获得电力的环节、时间和成本已达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X年,国网X省电力公司将认真落实“三个一切”(一切为了客户、一切为了市场、一切为了一线)工作理念,坚持“三个有利于”(有利于客户办电良好体验,有利于客户经理工作规范高效,有利于服务举措切实落地)工作原则,在便民、降本、提速、可靠性等方面进一步细化措施、强化管理,优化电力营商环境,全力提升公司“获得电力”评价水平。


X银保监局:《持续优化行政审批,大力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X银保监局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以及银保监会“放管服”改革各项政策要求,持续强化监管引领,鼓励金融创新,积极推动全省银行保险机构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创新服务方式,激发市场活力,“放管服”工作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持续优化行政审批

(一)统一行政许可操作流程。为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规范行政许可工作流程,X年出台了《X银保监局行政许可操作规程(试行)》,对银行、保险准入审批操作标准进行统一规范,审批期限更加明确,审批环节更加完善。

(二)实现行政许可集中受理。根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行政许可实施程序规定》,结合工作实际,X年X月建立了行政许可受理大厅统一接收行政许可材料、发出行政许可相关文书,并按规定公示行政许可信息、办事指南、行政许可决定,承办行政许可窗口咨询、办理情况查询等事项,行政许可集中受理初步实现。

(三)下放部分保险监管权限。银保监局合并后,为进一步理顺保险监管体制与职能,根据银行保险监管协同一致的总体要求,结合辖内银保监分局和保险市场实际情况,印发了《X银保监局关于保险监管事权划分有关事项的通知》,将部分保险监管职责下放至分局行使。形成了依法规范、权责明确、有效协同、运转高效、执行有力的监管工作机制,属地监管效能显著提升。

(四)完善许可事项分类审批机制。为进一步规范行政许可管理工作,有效利用决策资源,以“职责清晰、程序透明、操作便捷、有效制衡”为原则,根据行政许可事项重要性和复杂性,出台了《X银保监局行政许可事项分类审批管理办法(试行)》,将职责范围内的行政许可事项分为两类,建立“一类事项由行政许可委员会审议决定、二类事项由分管局领导决定”的审批机制。并结合运行实际情况及行政许可委员会委员建议,对部分行政许可事项审批权限进行调整完善。

二、持续优化金融有效供给

(一)推动扶贫小额信贷规范发放。一是规范扶贫小额信贷发放和管理。进一步明确政策要点、支持保障对象、贷款用途和贷款条件。将金融扶贫工作重点转移到“户贷户用”贷款投放上,积极探索推进“户贷户用”有效途径。切实落实扶贫小额信贷分片包干责任制,充分发挥“卢氏模式”四大体系作用,发挥驻村工作队及村委会等基层组织力量,做好贷后监控、贷款催收和风险化解等工作,确保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扶贫小额信贷尽职免责制度和激励考核制度执行到位。X年三季度末,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扶贫小额信贷存量X万户、余额X亿元,累计投放X万户、余额X亿元。二是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联动地方党政部门加大对恶意逃废债务的打击治理力度,推动建立多部门联动惩戒机制。加大借款人违约失信成本,不断提高各类经济主体的信用意识,维护和优化信用环境,营造“守信得实惠,失信受惩戒”的诚信社会氛围。

(二)纾解小微民营企业融资困境。一是优化监管考核,加大贷款资源倾斜。X年三季度末,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X亿元,较年初增长X%,有贷款余额的户数X万户,较年初增加X万户,全省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发放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较X年四季度下降X%,小微企业贷款增量扩面降成本工作成效初步显现。二是完善内部机制,调动“敢贷、愿贷”积极性。辖内X家全国性商业银行分支机构、人保财险X省分公司以及洛阳银行、焦作中旅银行建立了普惠金融服务体系,辖内城商行基本建立了“综合支行+小微支行+县域支行”的金融服务体系。全省银行保险机构基本建立、完善调动小微民营企业从业人员展业积极性的激励机制。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部制定或执行上级行尽职免责管理办法,尽职免责制度逐步落实。X年三季度末,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实施尽职免责贷款金额X亿元,减免追责X人次。三是推动创新发展,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不断优化信贷技术和产品,持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大多数银行业金融机构根据小微企业融资偏好推出本行特色产品,满足各种企业多种需求,有效解决小微企业贷款的融资期限不匹配问题。辖内保险机构根据民营企业融资特点,积极研发更灵活的保证保险产品和模式,为民营企业提供更灵活的融资增信服务。全省保险公司已为X家企业或个人提供贷款增信支持,涉及贷款金额X亿元。四是实施利率监测,压降融资综合成本。按季通报考核小微企业贷款利率情况,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建立成本管理长效机制。X年三季度新发放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较X年四季度继续下降X个百分点,五家大型银行贷款利率持续控制在X%以内,贷款利率持续下降。组织开展违规涉企服务收费、巩固整治市场乱象、不合理抽贷断贷等多个现场检查,严格打击银行业机构违规收费行为,切实降低融资附加成本。

三、持续优化银企信息共享

一是联合省大数据局、地方金融监管局搭建全国首家省级金融服务共享平台—X省金融服务共享平台,实现了为金融机构提供一站式政务数据,做到民营企业贷款申请、审核、风控全部线上运行。截至目前,平台已归集税务、电力、养老等X大类数据,全省除政策性银行和村镇银行以外的X家法人和省级银行业机构已全部完成与平台系统的对接工作,上线X个平台产品,累计授信X亿元。二是深入推进“银税互动”,联合省税务局搭建了X“银税智通车”平台,X家金融机构与税务部门实现了信息直连,共享银税信息X大类,X个科目。截至X年三季度末,全省“银税合作”贷款余额X亿元,较年初增加X亿元,增长X%。其中,信用贷款占比X%,有贷款余额户数X万户,较年初增加X万户。


X市政府:《整合系统、精简事项、重构流程,加快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

X市是我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试点市。X年以来,X市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统一部署,对标先进,攻坚克难,积极创新,以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信息数据平台、审批管理体系、监管方式“四统一”为目标,搭建了覆盖市县两级、涵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各个阶段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压缩至X个工作日之内,最短的X个工作日可以办结。其中,办理频率高、企业关注度高的社会投资出让用地类项目(占总项目的X%)全流程审批时间压缩至X个工作日,较改革前的X个工作日压减X%。截至X月X日,已在线办理X个项目、X项审批服务事项,基本实现“平台之外无审批”。

一、整合系统,搭建平台

基于X(政务服务“一张网”,项目策划生成、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效能监督系统等X个主系统,投资在线监管平台、信用平台等N个业务平台)开发建设审批管理系统,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实施全流程、全覆盖改革。

(一)全流程贯通。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建设原则,X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打通市政务服务四级联动系统、电子证照库、电子签章系统、联合审图平台、信用平台、短信平台、各部门业务专网对接系统等X个市级平台,对接省政务服务网、省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省投资在线监管平台和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系统等X个省级平台,集网上申报、统一受理、并联审批、效能督查、事中事后监管、统计分析、系统运维和信息共享等X大核心功能于一体,实现线上从立项到竣工验收和公共设施接入服务的全流程覆盖。

(二)全覆盖审批。按照工程建设项目类型、投资类别、规模大小、土地供给等,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进行跨部门、跨层级的重构再造,在省定X类流程图基础上,细化拓展为X类流程图,基本实现了工程建设项目所有类型全覆盖。除社会投资中小型工程类、社会投资房地产类流程图正在研究制定以外,政府投资房屋建筑类、基础设施线性工程类,社会投资划拨用地类、出让用地类、带方案出让用地类,水利工程类、公路工程类、电力工程类等X类流程图已嵌入系统,并持续跟踪研判、调整优化、完善提升。

二、规范创新,精简事项

立足于拆除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中的“隐形门”“玻璃门”“旋转门”,全面梳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事项,依法编制了X张事项清单,进一步厘清审批服务事项底数,规范自由裁量权。

(一)“全要素”梳理审批事项。全面清理互为前置、相互捆绑的审批环节、条件,取消无法律法规依据的审批事项、材料,行政审批、公共服务事项由X项压减至X项,精简率X%。对审批服务事项明确名称、条件、流程、环节、申请材料、办结时限、收费依据、收费标准等核心要素,并分阶段制定“一张表单”。对申请表格等申报材料进行整合,强化部门间信息共享,大幅精简企业和群众办事所需材料,共取消X项、共享X项、保留X项,精简率X%。

(二)“全覆盖”编制事项清单。依法编制审批服务事项清单,涵盖行政许可、公共服务、公共设施接入服务、行政确认、行政征收、其他职权、政府内部事项等X大类X项;创新编制中介服务、公示、现场踏勘、技术审查等X张清单,实现“清单之外无审批”。其中,压减工程质量监督报告办理等X个审批服务事项,仅商品住房项目套型结构比例认定事项可节约审批时间X个工作日;削减X项中介服务事项,进一步规范中介服务;取消X项无法律法规依据的公示事项,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整合X项现场踏勘事项,减少项目建设踏勘时间和成本;清理规范后依法保留X项技术审查事项,从制度层面消除审批“灰色地带”。

(三)“全方位”比对法律法规。坚持依法推进改革,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涉及到的X余部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有关内容进行了逐条逐项核对,确保各项改革举措合法合规。对因出台时间较早而与最新改革精神不符,且客观上造成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环节、审批时限、申请材料增加的省级、市级地方性法规和部委规章,及时提出修改建议,促进改革与修法同步推进,切实提升改革实效。

三、建章立制,重构流程

形成了覆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过程的闭环政策体系,线上实现“入一个网、办整件事”,线下推行“一个窗口、集成服务”,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一)批前优服务。围绕解决建设项目前置审批环节评估评审事项多、耗时长、费用高等问题,出台项目策划生成、“多规合一”、“区域评估”等实施办法,变“项目主导规划”为“规划引领项目”,推动投资规模、投资用地可预见、可决策、可落地、可实施。以X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X亩连片工业用地为试点,探索推进整体区域评估,通过对环境评价等X类事项的评估、评价综合前置,加快实现高质量净地出让,使项目拿地即可开工。

(二)批中重规范。围绕解决部门内部、部门之间相互串联、互为前置的症结瓶颈,制定完善简化立项、并联审批、联合验收、中介服务等配套措施和工作机制,对审批方式、服务流程、管理模式等进行规范细化,变互为前置的“串联式”审批为实行一家牵头、统一受理、并联审批、限时办结的并联审批,仅联合验收环节审批时限压减X个工作日,施工许可、供水、供电、燃气等审批时限压缩X%。实现数字化、在线化联合审图,审批监管部门通过在线审图看图平台能够即时调阅查看施工图纸及其技术审查过程信息,建设单位、勘察设计单位能够通过线上办理审查手续、上传施工图本、查看审查意见、回复修改图纸意见,大幅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三)批后强监管。围绕推动“重审批、轻监管”向“规范审批、强化监管”转变,根据“政府定标准、企业作承诺、过程强监管、信用有奖惩”模式,制定豁免清单、告知承诺、“黑红名单”管理等配套制度,逐步形成“宽进、严管、重罚”的审批监管体制。依托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全面、准确掌握X全域工程建设项目整体办理情况,对项目分布及投资额度进行整体把控,对项目类型、项目阶段、事项业务办理等进行审批用时督察,对逾期、到期、催办等阶段办件情况进行预警提醒,实现对审批部门、公共服务部门、中介机构的全过程全方位监管。

四、以人为本,优化服务

着力打造咨询辅导“零距离”、综合受理“零差别”、减证便民“零障碍”、服务链接“零缝隙”的“四零”政务服务品牌,切实提升企业和群众获得感。

(一)服务前置提效率。主动靠前服务,对所有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事项分阶段编印咨询辅导手册,明确材料申报、表格填写、技术规范、审核审查等标准和导办、咨询、受理、审批、证件发放等环节办理程序、要件,使企业和群众提前掌握。在项目单位土地摘牌时主动介入、一次告知立项用地阶段所需办理事项,在前一阶段审批完成时提前介入、一次告知下一阶段的所需办理事项,推进材料申报和受理审批效率的“双提升”。

(二)联合辅导架桥梁。印发联合辅导实施办法,建立联合辅导工作机制,架起市场主体和审批部门的沟通桥梁。组建联合辅导队伍,建立申请表单、疑难问答、常见错误示例格式样本,让审批部门业务人员从办事大厅“审批后台”走进联合辅导室,为项目单位提供“多对一”“零距离”的专业批前辅导。目前已为X个项目提供联合辅导服务,平均每个项目压减申报时间X个工作日以上,大幅提高项目落地速度,受到企业和群众好评。

(三)全程帮办树品牌。着眼于建设政务服务标杆城市,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方便、更快捷,该市建立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帮办、代办、跟办队伍,一个项目明确一名审批联络员,免费为项目报建提供全程陪办、按需帮办、及时跟办、协调督办的“保姆式”服务;实行疑难问题领导干部分包协调制,形成“发现问题—跟踪研判—健全机制—完善提升”的良性循环,推动改革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迈进。


X市政府:《创新“六个一”政务服务改,革让“放管服”更出彩》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加快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和“互联网+政务服务”总体要求,X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促进依法行政和政务服务流程再造为核心,以大数据共享共用为手段,构建了“六个一”X政务服务新模式,被确定为X省政务服务地方标准,在政务服务和便民服务改革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

一、创新“六个一”政务服务模式

围绕最大限度利企便民,X市探索实施了“一门集中、一口受理、一网通办、一窗发证、一链监管、最多跑一次”的政务服务模式。

一门集中。全市具有审批服务、公共服务、便民服务职能的部门统一进驻到各级综合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协同高效的一揽子审批服务。同时整合优化各级综合服务中心功能,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平台,努力让群众进“一扇门”办妥所有事。

一口受理。综合服务中心综合受理窗口统一受理各部门行政许可、行政服务事项,实现政务服务无差别“一口受理”。同时专门设置社会保障、公安出入境、不动产、住房公积金、税务、公共资源交易等六类便民服务窗口,对高频的便民服务事项全面实行“一个窗口”受理。

一网通办。深度融合统一受理、统一审批、电子监察等平台,综合服务中心所有审批服务事项均实现从受理、审批到发证“一网办理、同步审核、内部流转、数据共享”。升级改造覆盖市、县、乡、村四级的X市政务服务网,不断完善行政审批、便民服务、协同办理、绩效评价等服务功能。

一窗发证。入驻综合服务中心的政务服务事项,经审批(核)产生的办理结果均通过一个窗口进行证照归集、证照信息电子化,并统一对外发放。

一链监管。运用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的监察系统和市“互联网+监督”平台信息共享功能,建立审批监察数据链,所有在线审批行为在数据链上全程留痕可查证、可追溯,对审批行为实现监察和监督“双向”绩效问责。同时与国家“互联网+监管”平台紧密对接,提高监管精准化和智能化水平。

最多跑一次。拓展服务渠道,优化办理流程,整合政务资源,共享部门数据,融合线上线下,群众和企业在申请材料齐全的情况下,办事全过程只需到政务服务部门跑一次。同时健全容缺受理、证明承诺告知机制,加快部门协同办理和大数据共享应用,推进“不见面审批”和“一次都不跑”,四级办理深度事项逐步增加。

二、形成政务服务X特色

X市把“六个一”政务服务改革作为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和主要抓手,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实施,已形成政务服务形式多样化、服务渠道便利化、群众办事透明化X特色。

(一)顶层设计、领导重视是推进改革的关键所在。X市把“六个一”政务服务改革作为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放管服”部署的生动实践,市委主要领导亲自谋划、亲自决策、亲自部署、亲自协调,全过程、全方位倾力推动,为改革注入强大动力、提供坚实保障。

(二)“清单规范、流程最优”是推进改革的重要抓手。X市全力打造“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的政务服务新模式,抓规范、优流程、简材料、强监管,稳步推进“无差别受理审批”,优化各类服务流程X个,压缩各类审批材料X份,政务服务和便民服务“最多跑一次”事项达X项、占总事项的X%,推进政务服务“全流程网上办、掌上办、就近办、同城办、异地办”。

(三)“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数据共享”是推进改革的重要支撑。X市以数字化智慧城市为转型目标,运用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建设市大数据中心、市统一政务服务数据共享平台、统一政务服务受理平台、网上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和行政审批电子监察平台,为政务服务、不动产调查、城市规划、智慧旅游、数字城管、公安警用、应急指挥、土地储备以及辅助决策应用提供数据支撑,实现政务服务信息最优化、服务内容共享化。

(四)“规范化、标准化”是推进改革的重要基础。X市以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巩固推广改革成果,制定X市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实施方案、网上政务服务平台运行管理办法、“平台之外无审批”实施方案、政务服务“一次办妥”实施方案、投资建设项目审批规范、“六个一”服务标准规范等地方标准,确保受审分离,前台受理标准化、后台审批无差异规范化。加快一体化平台和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完善线上线下政务服务协同性和系统性,推进政务事项规范化和标准化。

(五)“打造优质高效的营商环境”是推进改革的重点领域。针对企业投资项目审批部门多、环节多、周期长问题,推进企业投资建设项目“汴捷开工”改革;针对市场准入领域“办照容易办证难”“准入不准营”问题,推进“多证合一、多证联办”“证照分离”“多部门全流程网上协同办”“全城通办”市场准入便利化改革。

(六)“服务多样化”是增强改革获得感的基石。按照“门、线、网、端”打造便民、利民、惠民立体智慧政务服务的总体构想,聚焦群众关切,推进民生服务便利化改革,推进实体大厅与在线办事无缝结合,构建“标准统一、服务透明、跨界协调、运转高效”立体智慧政务服务体系。

三、便民服务取得明显成效

依托“六个一”政务服务改革,X市坚持创新驱动,在便民服务、商事制度、投资便利化、事中事后监管等方面积极实践,先行先试、多措并举,“放管服”改革效果不断叠加增强。

一是集约公共资源配置。建成全省最大最集中的办事场所(市民之家),整合全市X多个部门的办事大厅、X个审批服务窗口,避免服务大厅重复建、多部门多窗口多层级人员浪费,每年节约政府建设、管理、运营成本近X万元,较好解决了企业群众全城跑、门槛多、部门材料重复提交、办事难等问题。

二是全流程网上审批。积极推进电子证照和电子批复在“互联网+”环境下跨领域、跨行业应用,市场监管、民政、税务、公安、不动产、住房公积金等部门信息数据实现共享,已有X类申报材料无需群众和企业提供。在“一口受理、一网运行”的基础上,全面梳理整合业务流程和收件材料清单,实现网上审批全流程高效率、低成本、无障碍办理。以“校车使用许可”全流程在线审批为例,X市通过简政放权,将该事项审批权由市政府下放至县、区政府,企业办事由原需跑市、县(区)多部门到现在只需网上一次申请、多部门协同办结,办结期限由原来X多个工作日压缩为X个工作日,申报材料由X项压减至X项。

三是掌上办事更便利。推出“汴捷办”APP,汇聚政务服务、公共服务、生活便民服务三大主体功能,涵盖政务服务、社保服务、教育培训、医疗卫生、交通出行、便民缴费等X个领域,目前已上线X项政务服务事项,X%的便民服务事项实现掌上办。

四是X小时自助服务。推出“市民之窗”自助终端,集行政服务、公共服务、便民服务于一体,可办理X多项行政审批、公共服务和水、电、气、暖、公交卡查询缴费等业务。目前,已在全市X个社区和银行网点安装设置“市民之窗”自助终端,为群众提供“就近办、随时办”、X小时不打烊的政务服务。

五是证照免费邮寄服务。与邮政EMS签订协议,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办理结果”免费递送服务。企业和群众办事时只需选择审批服务结果快递送达,系统在事项办结后根据办件编号、递送地址等自动生成递送单、通知快递员取件,窗口服务人员、办事群众均可跟踪查看相关物流信息,切实减少企业和群众跑趟次数,促进政务服务“一次都不跑”。

六是主动接受群众监督。通过X政务服务热线、网上监督投诉举报等平台,主动接受企业和群众对政务服务的投诉和举报,并限时解决、及时反馈。X年,共受理群众反映问题X件,按期办结X件,按期办结率达X%。

七是推进“一网通管”。推进“互联网+监管”,结合市级各部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信息共享,加强对抽查事项、抽查比例、抽查频率监管,实现对监管的“监管”。促进政务服务与事中事后监管信息深度融合,依托国家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归集行政检查、行政处罚、行政强制及其他监管数据共X条,为加强和创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重点监管、信用监管和综合监管、协同监管、“智慧监管”提供强有力支撑。


X市政府:《优化办理流程、创新服务举措,打造不动产登记便民服务新亮点》

X市认真落实“放管服”改革各项举措,以“一窗受理”一次办为抓手,不断优化不动产登记各项流程,创新便民服务举措,取得显著成效。在全省推出首张“一证一码”不动产权证,率先推出“水电气暖”一卡通,首家在住房公积金中心设立不动产登记便民服务点,首家开通集自助查询、自助缴费、自助领证于一体的自助服务。截至X年X月底,市本级共核发不动产权证书X本,不动产登记证明X份。

一、统筹推进,实施“一窗受理”一次办

(一)不动产、税务、房产“一窗受理”和“市不动产登记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任务顺利完成。市不动产登记大厅设立导询服务台,业务办理实行一次性告知和首问负责制,X项业务统一纳入“一窗受理”系统,开设X个综合窗口,不动产交易涉税登记申请书三表合一,涉税不动产业务办理“三窗合一”、非涉税类不动产业务办理“两窗合一”,全面实现了不动产交易、登记业务“一个号”“一个窗”“一次办妥”。受理材料压减近X%;业务流程由X个部门X个环节,精简到X个窗口X个环节;办理时限由法定X个工作日压缩到一般业务X个工作日办结、抵押登记X个工作日办结、抵押注销等X项业务X小时办结。在办理中部分业务不断优化提速,抵押权登记中的现房抵押和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登记由原来的X个工作日办结,压缩到X小时办结;在建建筑物抵押登记由原来的X个工作日办结压缩到X个工作日办结。深入开展涉企服务,除未取得《建设工程竣工规划核实意见书》项目、群众举报违规项目、信访问题项目外,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及房屋所有权首次登记项目不再进行实地查看。与市财政局结合,对政府重点投资审批项目涉及的国有土地使用权首次登记实行全程跟踪服务,当天受理,次日办结。为解决企业燃眉之急,解决融资需求,急事急办、特事特办,X年前三季度为X个房地产项目及时办理了在建工程抵押,帮助企业解决贷款金额X亿元。

(二)率先实现不动产登记“一证一码”新模式。经过系统研发,X市将约X万张分别存放在房屋管理部门和自然资源部门的历史房屋平面图和宗地图重新扫描,与数据库对接。在此基础上,以科技创新为手段,推出全省首张“一证一码”不动产权证书。市区范围内新发放的不动产权证书不再粘贴纸质宗地图、房屋平面图,二维码随同不动产权证书一起打印,“出图”“贴图”过程被全部取代。通过手机“扫一扫”,产权人即可查询到房屋坐落、宗地面积、房屋面积和附图信息。仅此一项,每年将节约纸张X万张以上,实现出证速度翻倍,服务效率显著提。

(三)全省首家开通集自助查询、自助缴费、自助领证于一体的自助服务设备。通过与财政、金融等部门多次沟通协商,市不动产登记中心进行了服务软件研发和自助设备购置。X年X月,在审批大厅和银行网点配备了X台集自助查询、缴费、打票和领证于一体的自助服务设备,方便企业和群众在自助机一次完成微信或支付宝缴费、打印财政票据和领证。银行便民服务网点在完成受理和信息推送后,企业和群众可以直接在住房公积金中心、银行实现缴费和领取不动产登记证明,实现了不见面服务。

二、部门协调,推动“信息共享”方便办

在市大数据局的配合支持下,通过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实现婚姻登记信息共享,实时调取申请人配偶信息用于业务审核。

自助服务终端实现了民政婚姻登记信息和人口库核验信息的共享。协调市房产事务服务中心在大厅增设网签自助服务区,加强网签前置环节与登记流程衔接。为提高存量房网签合同环节办事效率,在原有X个网签服务窗口的基础上,在大厅内设置网签自助服务区,并安排X名工作人员全程指导,协助买卖双方自助签订并打印存量房买卖合同,让群众办事更加方便快捷。实现了房管数据与登记数据的共享,开发企业和购房人可通过布设的客户终端直接调取网签备案合同信息,在线申请办理转移登记手续。

三、科技创新,实现“水电气暖”联动办

在学习借鉴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出台了《X市不动产登记与水电气暖过户联动办理工作实施方案》。运用“互联网+政务服务”和大数据技术,办理二手房过户登记时,申请人在不动产登记受理过程中可提交水电气暖申请过户资料。业务部门实施纸质资料一窗受理、部门并联审查,让群众办理完成不动产转移登记后,通过系统自动同步完成水电气暖更名过户,并通过自助终端设备即时领取“水、电、气、暖”一卡通。方便了群众,也为相关部门节约了人力、物力、财力投入。

四、设立便民点,开启“政银合作”就近办

X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和中国建设银行X分行签署了“互联网+不动产登记+金融”战略合作协议。目前,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X家银行和X家住房公积金中心相继开通了不动产便民服务点,在金融机构、登记机构和权利人之间搭建平台,开启“直通车”,让企业和群众在服务点“一站式”办理银行贷款和不动产抵押登记业务,实现“就近办”“一次办”;让银行工作人员可以实时查询不动产登记数据信息,提升金融风险防范能力。同时通过设置更多的自助设备终端,实现群众自助查询、自助缴费、自助领证。X年以来,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共受理抵押登记业务X件,其中便民服务点受理X件,占全部抵押登记业务的X%。

五、优化服务,推进不动产登记“一网通办”

X年X月X日,X市不动产登记网上便民服务大厅上线试运行,挂接到“X市政务服务网”和“X政务服务网”,提供网上预约、网上申请、在线查询、办事指南、在线咨询、举报投诉等功能。不动产登记网上便民服务大厅上线试运行实现了首登转移、首登转移含预告和首登转移含预抵押等业务在内的在线申请,从申请到领证,真正做到“最多跑一次”。


X市政府:《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高质量发展“好环境”》

X市将深化“放管服”改革作为转变政府职能、优化营商环境、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关键抓手,加强领导,突出重点,大胆探索,注重实效,有关工作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前列。在X年营商环境第三方评价排名中位居全省第三;全省首批实现不动产登记“一网通办”“一窗受理”,在X年涉税不动产登记业务联办率排序中位居全省第一;全省首家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一张蓝图”基础上的“一个平台”审批,实现省金融服务共享平台落地,建成党务、政务、便民服务融合的智慧党政融合平台。X市“互联网+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的一网通办模式在全省推广。

一、深化简政放权,着力推进行政权力不断“瘦身”

(一)全面开展事项梳理,推进审批工作标准化。推进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构建权责匹配、简明实用的政务服务事项清单。截至X年X月,全市梳理事项X项,市本级共梳理出市级政务服务事项X项,其中行政许可事项X项。逐项编制标准化工作规程和办事指南,细化完善形式直观、易看易懂的办理流程表,推行一次告知、一表申请,推进同一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实现网上可查、电话可询,为企业和群众办事提供了清晰指引。全面梳理市县两级监管事项,编制检查行为实施清单,规范部门权力运行流程。推行“互联网+监管”,通过监管行为信息汇聚平台,督促相关部门依法依规行使监管权力,全流程监督部门权力行使过程,实现“监管之上的监管”。

(二)加快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提升审批效率。印发了《X市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工作方案》《X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等一系列配套文件,着力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优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全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压缩至X个工作日以内,非涉密投资项目全部实现在线办理。推进项目审批管理平台建设,在全省率先开发建设了具备“多规合一”业务协同、在线并联审批、统计分析、监督管理等功能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实现了与X政务服务网、省投资项目审批平台和省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平台对接,审批流程更加简洁清晰,审批过程更加公开透明。

(三)稳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激活市场活力。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企业名称自主申报制和企业简易注销制,企业登记实现全程网上办理登记,全面推行“审核合一”,实行“一口受理”“一表申报”“一窗办结”,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X个工作日。实施“多证合一”改革,将社会保险、公章刻制备案等纳入“多证合一”,实现企业信息与社保部门共享,降低了企业开办费用。推进“先照后证”改革,省定工商登记后置审批事项不再作为登记前置条件,对材料齐全、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直接受理核发营业执照,进一步降低市场主体准入门槛。X年,全市新增市场主体X户,同比增长X%。

二、坚持放管结合,营造公平公正透明发展环境

(一)大力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印发了《X市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实施方案》,明确监管工作基本原则、主体责任和主要任务。建立检查对象和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编制年度抽查计划,公布抽查清单。及时、全面公示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严格执行企业经营异常名录制度和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制度,实行监管信息、失信被执行人信息、股权冻结等信息数据共享,跨部门互认应用,对“黑名单”企业在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等方面予以限制和禁入。推进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督促企业真实公示基本信息,及时履行年报公示和即时公示责任。X年年报率达到X%,公示各类即时信息X条。

(二)强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信用监管。制定了《X市公共信用信息异议处理规范(试行)》《关于对失信主体加强信用监管的通知》《关于做好联合奖惩案例归集和信息共享工作的通知》《X市信用联合奖惩措施清单》等文件,推进跨部门、跨区域协同监管、联合惩戒。完善社会信用体系“一网三库一平台”建设,市内联通X个单位、向上联通国家和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强化信息归集,编制公共信用信息目录。截至X年X月,全市归集信用信息X万余条、公示“双公示”信息X万余条、发布信用动态X条、展示信用承诺X件、共享联合奖惩案例X例。强化联合奖惩,实现“红黑名单”管理全覆盖。

三、持续优化服务,着力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一)完善实体大厅政务服务功能。积极推进实体大厅规范化建设,全面推进“一门”“一窗”改革,市本级已进驻大厅政务服务事项X项,入驻率X%,其中X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窗”分类受理,一窗受理率达到X%。优化整合大厅窗口,设置工程建设“容缺受理、多规合一、多审合一”综合服务区、不动产登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区、商事登记综合服务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区、公安集中服务区以及综合受理服务区等X大功能区,由各综合受理窗口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其中综合受理服务区实行X个部门X项事项的“无差别全科受理”。持续推行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提供节假日预约和延时、免费复印、免费寄递等便民服务,X年X月X日起行政服务大厅实行“朝九晚五”工作制,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提升了企业和群众满意度。

(二)加快提升政务服务网应用水平。统一使用省政务服务网和豫事办APP作为X市唯一的政务服务入口和政务APP,从根本上实现了“数据同源、统一入口、统一用户中心”的目标。市不动产登记管理、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业务系统与省政务服务网互联互通。市政务服务平台与省政务服务平台深度融合,实现网络通、数据通、业务通。全面启用电子监察系统,实现事项办理的全流程监督。市政务服务平台综合业务受理端与省统一受理工作平台对接,所有办件信息和办理结果实时自动推送至X政务服务网。

(三)推进审批服务便利化。全市两县三区X个乡镇(街道)均设置了便民服务中心、X个村(社区)全部设置了便民服务站点,实现了线下政务服务的全覆盖。大胆创新、先行先试,在全省率先推进智慧党政融合平台建设,将党务、政务、便民服务功能整合到“一张网”,推进政务服务和便民服务向乡、村两级纵深延伸,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四)推进信息系统整合和数据共享。全面建成覆盖市、县(区)、乡镇(街道)三级政务部门的电子政务外网,通过信息系统安全“等保三级”认证,并与省电子政务外网互通。推进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工作,制定《X市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X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建设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实现了市直部门全覆盖并与省共享平台互联互通。截至X年X月,已录入政务信息资源目录X余条,对接政务数据X多万条,梳理电子证照目录X多条,向省电子证照库推送电子证照数据X万多条。


X市政府:《多措并举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X年,X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放管服”改革的部署和要求,充分发挥各部门职能作用,推进投资项目审批、不动产登记、商事制度等各领域审批制度改革,确保各项改革措施落到实处,助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

一、创新打造保障有力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体制

本轮机构改革中,在X市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协调小组基础上,专门组建市委营商环境建设委员会,市委书记任主任,市长、市委副书记、市人大主任、市政协主席任副主任,四大班子同上阵,齐抓共管“放管服”,联手打造优环境。市委营商办公室作为市委工作机关,挂市委市政府督查局牌子,履行统筹规划、综合协调、督促检查、考核评价职能,以独特的督查优势推进X市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各县(区)均成立了营商环境建设委员会和专门的营商环境建设办公室,市县(区)联动,一体推进。

二、率先推行告知承诺制改革

借鉴上海市、福建省、南京市等先进省市经验,在省内率先推行告知承诺制改革。起草了《X市行政审批告知承诺暂行办法》,以市政府文件印发。研究拟定X市第一批实行告知承诺的事项清单,包含X家单位X个事项,其中涉及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X项。通过再造审批流程,改变以往重审批轻监管模式,优化行政审批程序、提升行政效率、推动政府职能转变。

三、多措并举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启动以来,X市不断推出特色举措加速改革任务落实,审批事项精简X%,审批时限压缩X%以上。

(一)推行“店小二”服务。市行政服务中心制定《实行审批服务首席代办制做“五星级‘店小二’”实施方案》,推动审批服务首席代办制度落实,对省、市重点项目、企业法人注册登记、生产经营许可审批等事项进行领办、代办,为残疾人、失能老人等社会特殊群体开展上门服务。X年以来,领办代办窗口累计受理各类咨询服务X次,完成市康复医院、濮耐高温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市十中、市五中、油田十七中等X家单位施工许可证核发,协调解决各类问题X余次,获得企业、群众一致好评。

(二)优流程简系统。化繁为简,梳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系统操作过程中存在的有关问题,量身定制,简化申请人线上操作步骤,同时为线下导办、代办人员提供清晰指引。

(三)组织专家团队评估。市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局、住建局、司法局等有关单位负责同志组成专家团队,相关部门分管领导参加,逐项评估事项依据、时限等要件,经集体决策,取消X项,保留X项,精简事项将近X%。

(四)邀请企业代表座谈。采取审批部门回避制度,分批邀请涉及X大类工程建设项目的X余名企业代表开展座谈,力求找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中的堵点、痛点、难点问题。在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基础上,按照“减、放、并、转、调”的改革要求,全面清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涉及的审批服务、现场踏勘、中介服务、公示、技术审查等事项。

四、多措并举提升网上政务服务能力

成立由市长任组长,各位副市长任副组长,各行政审批服务单位为成员的X市网上政务服务能力完善提升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或市长办公会议,协调解决难点问题。抽调X部门、X县(区)骨干力量,组成全市网上政务服务能力完善提升攻关团队,集中办公。印发《关于做好完善提升网上政务服务能力相关问题整改的通知》《关于进一步推动全市网上行政审批服务事项改革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互动系统政务服务咨询、投诉、建议、评价事项处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督促各审批服务部门、各县(区)对照指标要求,明确任务分工,大力推进网上“四级四同”政务服务事项减时间、减材料、减环节、减跑动,提高网办深度,提高即办件比率。X市X个政务服务事项,在总法定办理时限X个工作日基础上,缩减时限X个工作日,缩减比例X%;压减材料事项X项,压减材料X份;减少环节事项X项,减少环节X个。全部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产生网上办件比例X%,真正做到利民便民。

五、全程电子化推动工商登记便利化改革

一是在全市范围内实行企业名称自主申报、企业住所申报承诺,允许企业注册登记实行“一照多址”或“一址多照”,并将冠省级名称核准权限下放至各县(分)局,实行“审核合一、一人通办”。二是全市范围内的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申请办理登记业务,均可利用电脑或手机全程在线办理所有市场主体的设立、变更、备案、注销等所有业务,营业执照当日发放率达到X%以上。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办理率X年X月至X月连续X个月超过X%,稳居全省前三名。三是优化办事流程,实现企业零成本退出市场。简易注销只需提交简易注销申请书、承诺书和营业执照正副本即可办理。自X年X月X日起,一般注销可在线办理、免费发布债权人公告、精简报送资料等,让企业退出市场更加便利。X年全市新增私营企业同比增长X%,累计实有私营企业同比增长X%,实有市场主体X万户,同比增长X%。

六、积极推进“证照分离”“多证合一”改革

一是深入推进“证照分离”改革。X年X月X日,市市场监管局先行推进涉及的X项行政许可事项改革,推动“照后减证”,让更多的市场主体“照后能营、持照即营”。二是持续推进“多证合一”改革。将涉企登记、备案方面的信息采集、记载公示、管理备查等一般性信息,整合到营业执照上,实行“一窗受理、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网归集、一档管理”,实现企业“一照一码”走天下。截至X底共发放“多证合一”营业执照X户。三是实行企业住所(经营场所)申报承诺制。在全市范围内实行企业住所申报承诺制度,进一步简化企业住所登记手续。放宽对经营场所的限制,申请人提交住所(经营场所)合法使用证明即可予以登记,允许“一址多照”和“一照多址”。四是创新监管方式。围绕建立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抽查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涉企信息归集突破X万条,累计归集企业信用信息X条,有效推进市场主体年报信息公示。在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X市信用监管满意度为X,高于全省平均值X。

七、实行审批服务窗口首席代表制

授权首席代表履行本部门审批服务事项的最终审批权,杜绝“多头审批”“体外循环”“前店后厂”等现象。目前,市本级审批服务事项进驻行政服务中心X项,进驻率X%,中心设置综合窗口X个,社保民生、不动产交易登记、公安司法等领域X项审批服务事项均实现“一窗受理”,“一窗受理”。

八、智慧金融优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

优化再贷款、再贴现授信管理,创新“先贷后借”再贷款使用模式,引导金融机构将更多资金投向小微企业等经济社会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创新小微企业信贷产品,总结推广“银税互动”“银商合作”“政银担合作”等经验,努力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率,为小微企业提供多角度的融资支持。X年上半年,打通多部门数据资源,建成启用智慧金融服务平台,进一步解决小微企业贷款难问题。目前,市智慧金融服务平台提供金融产品X款,注册用户X个,实现放贷X万元,授信X万元。

九、六大重点领域引领“放管服”改革全面铺开

确定社会保障、投资项目审批、不动产登记、商事制度、公安便民、办税事项等六大改革重点领域,先行先试,全面铺开。社会保障领域率先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投资项目审批领域出台《X市简化和规范投资项目审批流程实施方案》,对全市投资项目立项、报建、验收三个阶段的审批事项进行清理规范,将审批事项由X项减少为X项,精简比例X%。不动产登记改革初见成效。X市作为全省不动产登记改革试点市,“一窗受理、并联办理”模式率先试验成功,正式发证。商事制度改革在电子商务产业园等企业比较集中的区域设立工商登记全程电子化服务中心,并与商业银行合作成立“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辅导站”,为办事企业提供更为便捷的工商登记、网上登记服务。目前,全市工商系统营业执照当日发放率达X%以上,市商务局涉外投资项目全流程网上“不见面”审批,实现企业办事零跑腿。公安便民领域在全省率先推出邮政网点代办车驾管业务,互联网面签、补换行驶证、免检机动车申领合格标志等X余项业务可在网点代办。办税事项领域深入打造X小时自助办税、网上办税服务,全市配备发票领用、车购税缴纳等自助终端X余台。


X市政府:《充分发挥政务服务热线功能作用不断提升行政效能和政府公信力》

近年来,X市聚焦企业和群众办事“难点”“堵点”“痛点”问题,以X政务服务热线为载体和抓手,推进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覆盖,显著提升行政效能和政府公信力。截至X年底,X市X政务服务热线共受理X件,办结X件,群众满意率达X%,受到了群众好评和新闻媒体关注,先进做法多次获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中央和省级媒体报道宣传。

一、建成市、县、乡一体化政务服务热线平台。统一全市X政务服务热线平台管理体制,在市X平台系统上建立县级二级平台和乡镇三级平台,推进市、县、乡三级平台统一管理和考核。目前已将全市X个县(市、区)政府、X家政府部门和部分企事业单位纳入热线服务体系,有效监督各部门服务情况,提升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

二、创建科学化、自动化考核体系。以互联网、大数据应用为基础,创建了X政务服务热线考核系统,全程记录每起企业和群众诉求办理时效和办理质量,形成一套科学化、自动化绩效考核体系。考核指标包括工单签收率、按时办结率、结果满意率等X余项,对签收、交办、反馈、办结每个环节提出明确的办理时限和要求,并运用大数据进行实时计分和排名,杜绝人为因素的干扰,保证了考核结果的公平、公正和公开。

三、建立跟进督办机制。一是持续跟进工单,掌握工单办理进度,做到心中有数。二是严把质量审核关。对确认属于敷衍应付的单位进行二次交办,并列入督促落实名单。三是针对职责不清的疑难问题,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成立疑难问题攻坚小组,认真探讨问题根源,查找政策依据,研究解决办法,破解疑难问题;通过现场督办,走访群众,调查摸底,列出纠纷点,界定工作职责,确认责任单位。截至目前,共召开联席会议X次,现场督促落实X次,解决疑难问题X余起。

四、设立民生救援专项资金。探索设立“X政务服务”民生救援资金,用于事发紧急、短时间难以理清部门职责的“无主事项”或情况复杂、群众反映强烈、职责交叉事项,由政府牵头,用这笔兜底资金先行解决困难,体现了“民生为本”“民生第一”的理念,也体现了X政务服务热线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创办初衷。X年共受理解决“无主事项”X件。

五、持续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将X政务服务热线和诚信体系建设结合运用,利用黑红榜倒逼问题解决。对不讲诚信、违法违规的企业录入诚信体系,要求各承办单位将恶意欠薪、违法违规行为及行政处罚决定,通过诚信X平台对外公布,倒逼欠薪等问题解决,扬善惩恶,营造良好环境。

六、形成多层次激励和问责机制。将办理较好、群众满意的X政务服务热线事项整理为优秀工单,发送至相关办理单位、县(市、区)的主要负责同志及具体承办人,截至目前已整理优秀工单X余篇。将X政务服务热线考核结果纳入全市年度目标考核,作为各单位评先创优的重要依据,大力提高事项办理的积极性。对于工作较差的单位,综合运用短信提醒、媒体公布事项办理单位排名、通报、约谈等措施,发挥群众监督、媒体监督和舆论监督作用,以期引以为戒,奋起直追。

X市X政务服务热线架起了一座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提高了政府公信力。群众通过X政务服务热线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不论是井盖缺失、暖气不热、夜间噪音扰民等日常生活问题还是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农村土地管理等社会发展与管理中的“老大难”问题,相关政府部门均限期解决、及时反馈,提高了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二是发挥了参谋助手作用。通过建立X政务服务热线疑难工单库,梳理出群众反映较为强烈的出行难、停车难、买菜难、如厕难、入学难、垃圾处置难、办事难等问题,为政府开展专项治理和综合整治提供了决策依据。三是促进了机关工作作风转变。X政务服务系统自动化的绩效考核方式,以大数据为基础全程跟踪督效,极大地提高了相关政府部门解决问题的积极性。科学的奖惩措施也进一步提高了服务群众能力和行政服务效能。四是减轻了政府部门压力。一是有效剥离非警务警情,节约警务资源。自X政务服务热线系统运行以来,已为全市X报警服务台剥离非警务警情X余起,占X报警服务台总体话务量的X%左右。二是化解社会矛盾,减轻信访压力。X政务服务热线接到群众反映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及时指派相关部门处理,把矛盾化解在萌牙状态,避免问题转化成过激上访或群体性事件。初步统计,全市全年信访量下降了X%左右。


X市政府:《深化“一网通办”前提下“最多跑一次”改革,推动审批服务提质增效》

近年来,X市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部署和要求,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加大政府职能转变和服务效能提升,坚持需求、问题和效果导向,加强组织领导,夯实工作责任,积极推进“一网通办”前提下“最多跑一次”改革,倒逼政府效能建设,审批服务提速增效,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人民群众获得感显著增强。

一、坚持需求导向建平台,确保更加便捷的“办”

政务服务平台是“一网通办”前提下“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基础,X市坚持推进线上线下“两个平台”的深度融合、同步运行、功能互补、信息共享、集成办理,让群众“进一个门、跑一个窗、上一张网”,实现了“平台之外无审批”的目标。一是成立工作专班。成立了以常务副市长任指挥长的攻坚指挥部,统筹、协调、推进全市政务服务建设。先后组织X余人学习培训,攻克难点,多方协调,主动作为。截至X年X月底,已完成X个市直部门、X个县区、X个乡镇、X个村的X项事项录入和机构信息规范工作,市、县两级政务服务系统切换和统一受理平台对接工作同时完成,整体运行正常;“互联网+监管”系统认领国家级和省级监管事项目录清单X项,梳理市级地方性法规X部,编制市级清单X项,检查实施清单录入X项,按照时间节点开展监管行为数据、“双随机、一公开”计划数据的推送,完成了全市监管行为X条数据的录入工作。

(一)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平台建设完成。打通了市级平台和省级平台及X省统一认证平台的对接通道,配置X张流程图、X项审批服务事项和“一张申请表单”,于X年X月X日正式上线试运行,综合受理窗口X名工作人员已培训上岗,截至X年X月底,平台已办理X个项目。

(二)综合受理改革迅速启动。严格落实《X市政务服务“综合受理”实施方案》要求,整合重构了部门业务窗口,在市政务服务中心设立了无差别受理、市场准入、建设工程、不动产登记、社会事务、社会保障等六大类综合受理窗口,实行统一受理、统一出件。市本级除了公安等单位对场地有特殊要求的事项外,其他事项全部进驻政务服务大厅,全市X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窗”分类办理,事项进驻率达到X%,打造线上线下融合、高效便捷的一体化全方位服务新体系,让企业和群众办事线下“只进一扇门”成为新常态。

(三)做好电子证照准备工作。市政府印发了《关于推进全市电子证照建设工作的通知》,召开了深化“放管服”改革网上政务服务能力评估业务培训会,对全市涉及电子证照信息采集具体工作进行部署、指导和培训。截至X年X月底,市直部门共报送X个电子证照样本,已制作完成X个证照种类底板并通过审核;收集各单位有信息的证照数据(真实证照),将证照数据录入电子证照库系统,目前已录入的证照数据覆盖X个种类;向省电子证照库推送电子证照数据,且证照数据达到国家质检要求或国家调用要求的数据总条数为X条。

(四)探索便民利民改革。综合外地经验,对市政务服务大厅布局进行初步调整,设置三区(网上体验区、自助服务区、阅读休息区)、四台(辅导台、监督台、帮办台、专递台)、开展一服务(不见面服务)。

二、坚持问题导向抓推进,确保更加彻底的“简”

聚焦重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开展联合攻关,重点突破,全面推行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打通企业和群众办事“最后一公里”。

(一)以自我革命精神全力推进事项流程再造。紧紧围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总目标,全力推进政务服务事项流程再造优化,实现市直X个业务部门X项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流程、服务时限、材料清单等规范化、精细化、标准化,持续增强网上政务服务供给能力,为企业和群众打造“审批事项少、办事效率高、服务质量优、群众获得感强”的一流营商环境。全市行政许可类政务服务事项平均承诺时限压缩比率X%,市县两级“最多跑一次”服务事项共计X项,占比X%,全程网上办理事项总计X项,市级X项。

(二)扎实推进各类证明的清理规范工作。积极开展清理规范证明工作,对烦扰企业和群众的“奇葩”证明、循环证明等各类无谓证明进行全面清理。实行公证事项证明材料清单制度,对符合法定受理条件的出生、生存、死亡、亲属关系、无犯罪记录等X项常用公证事项,简化办理程序,当事人跑一次即可办妥。市本级清理规范证明X项,其中保留X项,取消X项,并以市政府文件形式对外公布了取消和保留的证明事项清单。

(三)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改革注册资本登记制度,变“实缴制”为“认缴制”。坚持简政便民,进一步优化“多证合一”业务办理流程,压缩办理时限,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推进落实企业简易注销登记制度,强化部门间沟通衔接、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进一步放宽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条件,简化住所登记手续,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实行“一照多址”、“一址多照”。深入实施“先照后证”改革。目前,X市企业开办时间已压缩至X个工作日。不断提升注册登记便利化水平。实现企业名称核准、设立、变更、注销登记的全程电子化,加强登记服务工作效能,降低创业成本。截至X年X月底,全市工商登记市场主体X家。X年至X年X月,工商注册登记X户,变更登记X户,实行全程电子化登记的分别为X户、X户,全程电子化率分别为X%、X%,均居全省前三位。

三、坚持效果导向提效能,确保更加优质的“服”

注重把做好优化服务的“乘法”放在突出位置,以更加有效的“管”促进更大的“放”和更优的“服务”,让群众和企业切身感到“到政府办事比以前更加方便”。

(一)持续深化户口管理改革。实现了“外网申请、内网受理、审批前置、核验后置、先批后审、一趟办结”的户口办理新模式,全市X项户政管理业务可享受网上预约、网上查询、网上咨询、网上办理等多种在线功能。截至X年X月,全市户政部门通过“互联网+”便民服务平台办理业务X件,接受群众咨询X余条,较好地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二)大力推广出入境惠民服务新举措。因私出入境证件审批签发时限缩短至X个工作日,往来港澳台签注审批签发时限从X个工作日缩短至X个工作日,群众在大厅办证时间缩短至X分钟;降低办理因私出入境证件费用标准,为办证群众节约办证费用X余万元;在全省率先实现全市范围内办理出入境证件免费照相、免费复印;率先实现港澳团队旅游二次签注网上申请、办理,累计为办证群众节省办证费用近X余万元。

(三)大力提升不动产登记效率和服务水平。实现了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与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的有效对接,开通了不动产网上便民服务系统,成功接入X政务服务网,实现网上预约、网上预审等便民服务,并进一步向金融机构、房地产企业布设终端、延伸服务,方便群众和企业办事。各不动产登记大厅均设置了“综合窗口”,推行“一窗受理、并联办理”工作模式,实现了不动产、住房城乡建设(房管)、财政、税务等部门信息实时共享。进一步优化了办理流程,一般登记业务由X个工作日压缩到X个工作日,抵押业务由原来的X个工作日压缩至X至X个工作日。截至X年X月,全市共发不动产证书X本,不动产证明X份。

(四)认真完成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任务。印发了《X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了“四个统一”即:统一审批流程、统一信息数据平台、统一审批管理体系、统一监管方式,将项目审批分为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工程建设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备案X个阶段,实行“一家牵头、并联审批、限时办结”,将工程建设审批服务事项由X项优化为X项,审批时限压减至X个工作日之内。


X市政府:《突出“六个围绕”,打造“六大服务”》

X年,X市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抓手,聚焦影响企业和群众办事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创新工作举措,狠抓工作落实,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行政效能不断提升,市场活力明显增强,营商环境持续改善。

一、围绕审批服务“一网通办”,打造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

依托市电子政务外网、市数据资源中心,建设了X政务服务网,将全市审批服务事项全部纳入网上办理。不断提升X市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水平,推进与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对接,全面接入全国政务服务“一张网”。优化办理流程,压缩办理时限,开通了网上申办一站式登录、事项模糊检索、在线评价、短信提醒、电子监察等服务功能,群众和企业通过政务服务网即可网上办事、咨询业务、查询进度,为群众和企业提供了“一站式、全天候、全覆盖”便捷办事的新渠道。截至X年X月,X政务服务网累计收件X件,办结X件,已成为“群众家门口的政府”“永不打烊的服务站”。

二、围绕便民服务“手机可办”,打造X便民网APP

为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开发建设了X便民网APP,接入全市各部门的政务服务事项,建立了移动端“办事大厅”。X便民网APP涵盖政务服务、城市管理、五险一金、出行服务、充值服务、便民服务等X个功能模块,打造了手机办事大厅、随手拍、生活缴费、公交出行等亮点应用,初步实现政务服务事项掌上申报、水电气暖和有线电视费用一键缴纳、社保公积金信息一键查询、公交信息一手掌握、城市管理问题随时拍照上传等“一站式”服务。同时用户可通过办事人群、部门服务、事项分类查找到政务服务事项,上传所需材料,即可进行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的申报办理,并可查询办事指南、办事流程、办事进度。截至X年X月,X便民网APP注册用户X万人,实名认证达到X万人,城市随手拍办理上传X件。

三、围绕企业融资“网上即办”,打造“银企通”信息共享服务平台

为优化X市中小企业发展环境,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开发建设了X市银行企业信息共享暨融资服务平台。汇聚了市场监管、不动产、公积金等多部门的信息资源,开发了新闻中心、政策法规、信贷产品、成功案例、下载中心等服务功能,可全方位、多维度反映企业的信用状况,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平台查看企业发布的融资需求信息,发布金融服务、信贷产品等信息,切实解决了银行和企业之间因信息不对称、信用不透明而造成的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自平台上线运行以来,截至X年X月,已注册企业用户X家,辖内X家金融机构发布信贷产品信息X条、成功对接融资X笔,融资金额达X亿元。

四、围绕工程审批“限时快办”,打造工程建设项目并联审批平台

一是创新技术手段。该市工程建设项目并联审批平台首创业务流程可视化动态自主配置、办理信息、审批流程质态实时分析展示等技术,将行政审批、技术审查等服务“并联”,实行“一家牵头、并联审批、限时办结”。二是再造审批流程。按照省政府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工作要求,设计了政府投资类、社会投资类两大类八个细类的审批业务流程图,对每类审批流程新建、改建、扩建情形进行再分类、再压减,并将审批流程固化到并联审批平台,支持快速、灵活更改,确保线上审批业务顺利开展。三是提高服务质量。运用大数据分析、可视化决策预警等手段,集成多图联审、多评合一、可视化监管、智能化提醒等多项功能,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开设“商事快办”官方微信公众号,企业通过微信扫描公众号即可实时查看办事进度。四是共享申报材料。按照“无条件归集、有条件使用”原则,全市各级各部门可依托工程建设项目并联审批平台,在审批过程中自行调用电子证照库数据,不同审批部门根据需要共同查看资料、查阅审批结果,实现企业办事“材料一次提交,无需重复跑腿”。五是完善线上服务。开设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综合门户,并与X政务服务网无缝对接,企业可以自行提交电子文档等村料,申请发起并联审批。截至X年X月,依托并联审批平台审批项目X个,涉及审批事项X项。

五、围绕基层群众“就近可办”,打造市县乡村四级政务服务体系

持续推进市级政务服务实体大厅“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建立了“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政务服务模式,基本实现了政务服务事项“应进必进”目标。推动审批服务事项下沉到乡镇(街道)、村(社区),逐步充实社区服务平台的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和服务信息,不断扩大社区政务服务事项的跨区域通办范围,原则上凡涉及劳动就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脱贫攻坚等领域的行政审批和民生保障、社区事务办理、信息咨询等政务服务事项,均要逐步纳入社区政务服务平台集中办理,实现“一站受理、一站办结”,积极开展上门办理、免费代办等,为群众提供便捷的政务服务。根据“四级四同”事项目录,初步梳理县级下沉事项X余项,区级下沉事项X余项,形成了最新下沉事项目录,为方便群众就近办事创业奠定了良好基础。

六、围绕问题投诉“接线必办”,打造政务服务热线新体系

市X政务服务热线平台发挥“民间直通车、发展推动力、行风监测仪、决策信息源、形象代言人”的作用,建立了X政务服务网热线电话、热线网站、热线邮箱、微信、微博、手机APP等七位一体受理渠道,集中接受社会公众的咨询、求助、意见、建议和投诉。不断深化服务意识,改进方式方法,打造了四级热线办理系统,全面实现市县X政务服务热线互联互通。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畅通企业服务渠道,设立了企业服务X平台,及时解决企业在生产、生活、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截至X年X月,受理有效事项X件,结案X件,结案率X%,满意度X%。X政务服务热线先后荣膺全国“X年度卓越百姓服务奖”“治理实践奖”。


X市政府:《大力推进X政务服务热线标准化建设,惠企便民促发展》

近年来,X市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积极推进“放管服”改革,不断畅通群众诉求渠道,以X政务服务热线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倾听民声、体察民情、解决难事,持续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先后在全国最佳政务服务热线评比中获得“最佳管理效率奖”,在第三届全国X政府服务热线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荣获“骏马奖”和“治理实践奖”。

一、建强“一支队伍”。全面增强政务服务热线工作力量,工作人员由原先X人增加到X人;将标准坐席从原有X个增加到X个,科学分类为电话受理区、专家受理区、工单转办区、工单审核区、期群众需求,效率。目前,件。工单回访区、质量监控区;根据政务服务热线高峰及时调整受理人员上班时间,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政务服务热线日接听量由以前的X件增加到X

二、实现“一号对外”。构建了市、县、乡三级联动的政务服务平台,采用国内最先进的热线智能化网络平台系统,实现了一体化接听、热点实时分析。通过直接合并、呼叫转移、并行接听等方式,把商务、环保等X个市直部门的X条政务服务热线统一整合到平台,实现了“一号对外,方便群众”。

三、健全“一套制度”。建立了X政务服务热线工作规则、群众求助事项快速处理规定、首问责任制、绩效考核办法、办理流程图、服务用语和市政府、市直部门、县区负责人接听等一整套制度规范,并严格组织实施。其中,问题督办方面,X年通过系统、电话、书面、会议等方式督办X余次,协调解决疑难工单X件。工作考核方面,从知识库更新、工单办理、群众满意度、热线整合等方面对全市热线工作进行全面考核,排名前三名的县、区可分别获得奖励资金X万元,排名前六名的市直单位可分别获得奖励资金X万元,排名最后一名的县、区和排名最后两名的市直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要就整改落实情况在新闻媒体作表态发言。制度的完善和有效实施有力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执行力。

四、打造“一个模式”。探索建立了“互联网+热线+督查”X模式,形成“热线为督查提供问题线索,督查为热线督办提供保障”的高效闭环工作体系。一是热线为督查提供线索支撑。热线中心及时梳理热线反映的群众诉求、民意动态、社会热点和民生问题后上报市政府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筛选真实性高、覆盖面广、时效性强的信息进行跟踪督办,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数据依据和信息支撑。二是督查为热线提供工作保障。充分发挥督查“利器”作用,围绕热线反映的问题线索进行重点督办、跟踪问效,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有力推动机关作风转变和行政效能提升,有效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

X市X政务服务热线X年共受理群众各类诉求X件,其中X%按时办结,回访满意度达X%,在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提高社会治理效能、服务保障民生、推动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坚持把人民群众的所求所愿作为第一信号,各级领导定期到热线大厅受理群众诉求事项,零距离倾听民声,及时解答和处置群众反映的问题,搭建了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连心桥”。二是提高了政府服务效能。建立了以热线为枢纽的政府各职能部门高效联动机制,针对人民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快速响应,高效办理,及时有效回应群众诉求,维护群众的合理权益。三是提供了科学决策参考。通过热线了解民情、搜集民意、集中民智、解决民忧,群众通过热线向各级党委和政府提供信息、反映问题、建言献策,在双向互通与信息交流中确保政府各项决策更加科学精准、更加合乎市情民心。四是优化了经济发展环境。X市X政务服务热线专门设立营商环境受理专席,专职受理涉及企业办理证照、产权登记、中小投资者保护、税费缴纳、合同执行等方面的问题,通过做好热线工作进一步促进了各部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善了发展环境。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放管服”改革工作典型经验材料汇编(17篇)

链接地址:http://www.xjzclk.com.cn//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2316.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