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囊团”系列№596(33篇)2023年人居环境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总结、工作汇报、经验材料汇编

2023-12-14 17:25:36 385

文章导读

“智囊团”系列№596 目 录 福州推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积分制两年回眸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积分制实施两年以来,“攒。


联系客服提示-笔杆子资料网

“智囊团”系列№596

 

 

 

 


 

 

福州推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积分制两年回眸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积分制实施两年以来,“攒积分”成了福州广袤乡村里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近日,记者行走一线,探访“小积分”带来了怎样的新变化?

一、积分制蔚然成风

夏日午后,永泰富泉乡协星村村民雷大锋匆匆赶到村里的积分兑换超市,用50积分兑换了一桶食用油和一袋纸巾,乐呵呵地捧回了家。“家里的刚好用完了,攒的积分正好派上用场。”对于剩下的积分,雷大锋也早有打算:“勤打扫、多参与志愿活动,攒一攒,等年底再换个大件。”说起“积分”,协星村无人不晓。过去由于意识相对薄弱,村庄推广房前屋后整治、垃圾分类等存在不小难度。如何调动村民积极性,关系到环境整治效果,考验着一个村的治理智慧。

2021年开始,协星村试点推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积分制,对及时清理、卫生整洁的家庭进行积分奖励,以积分兑换实物的方式引导村民积极参与,让村民从“一旁看”转为“一起干”。

积分怎么评判?每个月下旬,由村“两委”干部、党员、村民代表等组成的人居环境整治考评小组就十分忙碌。他们人手一张评分表,挨家挨户上门考评环境卫生情况。各家各户的成绩还上了村委会公示栏。村里每月定期通过“红榜”宣传典型榜样、“黑榜”曝光反面案例,互督互促。每每揭榜之时,都能引来不少村民的热烈讨论。

第一年,福州选择4个县(市)区率先试点;第二年,基于良好成效,自此由点扩面,全面推广。当前,福州已提前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积分制可实施行政村推行全覆盖。

二、提升积分“附加值”

积分制建立起来后,如何充分发挥长效作用,避免又是“一阵风”?显然,如果仅是一纸积分,用于兑换粮油等日用品,等村民的新鲜劲一过,慢慢会丧失热情。

长乐航城街道乡村振兴办相关负责人陈发平明显感受到了不同,他用一条“抛物线”来形容各村的兑换状态,“中间高、两边低,推行不久后,积分超市里甚至还出现过排队兑换的‘小高潮’,后来沉寂过一小段时间,登记册一个月也翻不了页。”

 

试着提升积分的“附加值”,航城街道将积分与村民评奖评优相结合。“比如,积分制考评90分以上累计6个月以上,可被评为三星及以上居民户,获得纳入村级后备党员储备库、村级后备干部储备库推荐资格,五星户家庭成员次年医社保费用可由所在村代为支付。”陈发平说。

在不少乡村,“积分”还与“信用”相挂钩。罗源白塔乡与农信社联合推出“文明积分贷”,打造“人居环境整治文明积分+金融”新模式,目前已在白塔乡南洋村试行推广。积分高的兰善恩成为全村第一个申请“文明积分贷”的农户,享受30万元低利率贷款额度。

除了“增值”,通过一系列创新探索,积分的载体形式也有了些新变化—

—自从小程序“智慧福分”上线后,长乐金峰镇的一张张“积分卡”变成“积分码”,不仅查起来方便,用起来也更为便捷。

眼下,全市围绕积分数字化管理、应用模式、应用范围等方面持续深化,如闽清、晋安、高新区全域,已落实积分信息化管理,让“积分”更有“数”。

三、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

房前屋后整起来,“美丽庭院”建起来,圈养习惯养起来,“村道沿溪”管起来积分制的“积”发下,最明显的,是人居环境的细致改变。

走进福清新厝镇江兜村村民王美福的小庭院,猕猴桃树、杏仁树绿意盎然,坛罐堆叠野趣横生,地方虽然不大,却赏心悦目。“现在变化可大了,盆栽摆放整齐,鸡也圈养起来,进门都没了异味。”村干部王文珍对着考评表,一条条地夸赞。

而“积分制”这一金钥匙,不但扮靓了“人居环境”“美丽家园”,还进一步撬动了“乡村治理”。

高新区南屿镇五都村,把善治“账本”从美丽庭院创建、垃圾分类、落实“门前三包”等人居环境整治的常规项目,扩面至乡风文明等多方面标准,形成一本完整的“乡村积分手册”。

谁来执行?由谁监督?在村中心,一块“乡村振兴”的展示牌格外醒目,一幅网格化治理图详细划分出村中各区域,包括户数、责任区牌、网格员和包片村民,建立起完善积分考评机制链条。

在五都村驻村书记付晓雄看来,积分制将繁琐的村务具体化,形成量化评价体系,村民成为环境整治、乡村治理的积极参与者和最大受益者,村务工作开展更顺畅,治理效能得到有效提升。

 

南坪镇纵深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纪实

农村人居环境怎么整治?农民群众怎么参与?濉溪县南坪镇“多招”并举,“三网”推进,“三突出”发动,“三结合”施策,纵深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一、营造氛围,“三网”强力推进

南坪镇织密责任网,建立三级网格体系,以村民组为单位划分网格240个,党员干部压在一线,干在一线,参照每年禁烧网格化管理的经验,每个村民组有3-5人轮流监管环境卫生,做环境卫生的宣讲员、监督员、战斗员,实行“网格化”监管,常态化监管。强化监督网,坚持问题导向,落实每日“一督查、一曝光、一通报、一整改、一销号”五个一工作法,从严从快从细督导,镇成立人大代表参加的督察组,镇班子成员带队坚持现场督查,下发督导通报、发现问题发工作群限期整改,并将整改前后图片公开,接受监督。镇人居环境考核评比组每两月逐村考核一次,先后开展4轮测评,以奖代补资金坚决兑现。用好互联网,把网格化体系搬到微信工作群,班子领导、督察组随手拍问题交办整改,拍亮点引领示范,各村在群里亮成效、比成绩,营造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二、全民参与,“三突出”顺应民意

南坪镇突出宣传引导,通过大喇叭、宣传车、宣传单、展板、抖音新媒体等形式广泛宣传,让群众入眼入耳入心。发动党员、“五老”人员走村入户、悬挂横幅等多形式多渠道宣传,利用微信群、抖音号等进行全方位宣传,扩大人居环境整治知晓率及全员参与度,提高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主人翁意识,实现从“要我干”到“我要干”的思想转变,形成人人关心、户户参与的良好氛围。突出党员带头作用,整合队伍,设岗定责。摸排动员全镇500余名无职党员,编入21个党员志愿先锋队,本着“按需设岗、职责明确、动态调整”的基本原则,设立环保卫士、人居环境宣传岗、卫生巡查岗、文明实践岗、民意收集岗等。邀请热心村务、有影响力的老党员当管理员,使得公共设施管理变得井井有条。通过召开党员大会、主题党日活动、党课宣讲等方式,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充分认识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意义,发挥党员带头示范作用,支部党员化身环境整治先锋队,积极主动投入到人居环境整治中,以实际行动改善环境“脏乱差”,提升群众幸福感。突出群众主体作用,打造美丽乡村生力军。在“五小园”“小游园”建设中,该镇各村都组建了村民参加的施工队,村民既

 

设计又施工,美化乡村与赚钱致富两不误。通过多次培训交流后,更加专业的美丽乡村建设团队每天活跃在周边乡村,以废旧砖瓦硬化路面,以废旧轮胎点缀装饰,美化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在节约成本的同时,汇聚成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三、因地施策,“三结合”重在实效

南坪镇把人居环境整治与创建工作有机结合,围绕文明创建谋篇布局、科学分工、高效合作、奖优罚劣,通过一系列的创建活动调动干事激情,提高整治标准,深化整治成效。与乡风文明相结合,坚持开展“思想道德模范”“各类先进典型”“文明清洁户”等评比活动,打造一户户“最美庭院”“文明清洁户”,相互比文明、相互比卫生、相互比整洁的文明风尚蔚然成风,文明提升素质,素质助推环境,形成了人居环境整治的良性循环。与社会治理相结合,镇村建立环卫监管队伍,从加强环卫监管队伍的管理、培训及运行入手,支持他们依照“村规民约”开展日常监督工作,打造整洁、有序、优美的乡村环境,确保人居环境整治常态长效。

 

城乡变美更宜居

近年来,富源县把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坚持统筹安排、扎实推进,突出重点、有效整治,实现城乡环境更美、面貌更优、品质更高,让境内群众收获满满幸福。

一、工作机制不断健全

为确保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富源县成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双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严格落实逐级包保网格化管理要求,制定印发各类实施方案、考核办法,明确年度工作任务和具体要求,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在具体推进过程中,富源县委、县政府建立一月一督查、一月一通报、一年一考评工作机制,成立4个督查工作组,每月对乡(镇、街道)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情况和问题整改情况进行随机督查和暗访,建立问题清单进行分类交办,并将督查、暗访结果纳入年底综合考核。

同时,按照“自主打造、择优选点、激励奖补”的原则,建立以奖代补激励机制,对获得市级认定的“四美家园”乡村振兴示范点给予奖补资金。每月召开一次全县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现场会,对承办季度现场会的3个乡(镇、街道)6个观摩点进行打分,对前3名采取以奖代补、梯次奖励方式给予奖补资金,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点建设。

据统计,富源县1738个自然村全部建立村庄卫生保洁、垃圾收集清运、定期检查和评比等制度,村庄环境卫生管理员覆盖率达100%,村庄保洁制度落实率达100%。公共设施日常管护全面加强,“门前三包”“环境清洁日”等制度常态化落实,“红黑榜”制度作用有效发挥,全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格局逐步形成。

二、基础设施大幅改善

小厕所关系到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品质,更体现着一个地方的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2023年以来,富源县紧盯改建卫生公厕127座、卫生户厕7000座的目标任务,扎实推进农村厕所改造。截至目前,全县共改造100户以上较大自然村卫生公厕86座,改建卫生户厕3835座。随着改造厕所的数量越来越多,各自然村村容村貌实现大幅提升。

与此同时,富源县委、县政府全力推进“两污”治理,解决农村环境顽疾。截至目前,县城建成区以外的10个乡(镇)已建成4座污水处理设施,预计2023

 

年新建6座,全县1738个自然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作有序推进,881个自然村污水得到有效管控,农村黑臭水体基本消除。积极推行“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垃圾收处模式,力争2023年底全县10个乡(镇)集镇、1738个自然村实现生活垃圾收储转运设施设备全覆盖。目前,走在富源的村村寨寨,各种垃圾和垃圾堆明显减少。

2023年以来,富源县共清理农村生活垃圾51703吨、沟渠2390公里、水塘727个,拆除残垣断壁423处,“三堆”变“三园”450余处。经过整治,所有自然村均达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1档标准8条要求。

三、示范作用有效发挥

富源县持续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中央及省市县媒体,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亮点进行宣传报道。发动党员干部带头示范,采取召开村民代表会、庭院会等方式,向群众深入宣传人居环境整治内容、方式、意义,引导群众改变卫生习惯、整治人居环境。

按照县有示范乡(镇、街道)、乡(镇、街道)有示范村(社区)、村(社区)有示范组、组有示范户的要求,在打造示范乡(镇、街道)和村(社区)的同时,每个村(社区)打造2至3个样板村民小组,每个村民小组打造3户以上示范户,每月对排在前10位和后5位的村、户进行“红黄榜”公示,全县环境卫生“比学赶超”的氛围愈加浓厚。

围绕干净、整洁、有序的目标,对照“四有四无”自然村整治要求,全县1738个自然村完成达标考核。在推进自然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基础上,有序推进自然村星级评比,目前共创成星级村1738个,2023年预计创成3个市级精品示范村、42个美丽村庄。

如今,富源县正聚焦“310”工程,打出一系列组合拳,县内自然村村容村貌大改善、群众环境意识大提升,实现“颜值”和“气质”一同提、“面子”和“里子”一起新,群众的“幸福指数”正在节节攀升,一幅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富源大地逐步绘成。

 

泸溪县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纪实

六月,是一个缤纷多彩的季节。记者走进泸溪县浦市镇五果溜村——村道干净整洁,房屋错落有致,路灯排列有序,墙绘主题鲜明,房前屋后井井有条,田野产业一派生机,清新的乡村气息令人心旷神怡。这是该县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以来,人居环境大变样的一个缩影。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今年来,该县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因地制宜,科学施策,深入推进全县农村人居环境大整治、大提升行动,让农村增“颜值”、提“气质”、升“品质”,广大农民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

一、抓实责任,重拳整治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人民所向往的美好生活息息相关,是一项覆盖面广、任务重、内容多的大工程,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

为增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推动力”,该县按照“政府主导、部门支持、乡镇负责、村民参与”的总体要求,围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月销号”工作目标、整治内容,全面落实县、乡镇、部门、村(社区)各级责任,全县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配合抓的齐抓共管格局。

在此基础上,该县对农村人居环境出重拳整治。各乡镇、村(社区)和驻村工作队积极履行职责,明确工作任务,聚焦工作重点,建立工作台账,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从厕所治理、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容貌秩序治理、农村建房管理、空心房危房整治、乡村治理、队伍建设、机制建设等九个方面,制订责任清单,细化整治内容,组织各村(社区)对通组公路、公共区域、房前屋后、河道沟渠等重点区域集中开展大整治攻坚行动。同时,进一步加强人力、机械投入,继续加大空心房危房拆除力度,确保村内外无乱扔乱倒、无乱堆乱放现象,确保责任清单落细落实,做到层层有人管、事事有人抓、件件得落实。

“我们把农村人居环境主攻点放在问题治理上,带领党员干部群众全面清理生产生活垃圾,拆除空心房危房,并针对杂物乱堆乱放,乱搭乱建,车辆乱停乱放、占道经营等不文明现象进行现场整改、现场交办。”达岚镇党委书记向海兰表示。

二、上下联动,部门协作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深入开展,必须牢固树立“全县一盘棋”思想,上下紧密联动,部门

 

通力协作。

为此,该县持续推行领导包片、部门联村、乡镇包村、干部包户推进工作机制,县级领导深入到联系乡镇,加强工作指导,帮助解决工作中的突出问题。相关县直职能部门组建联合指导工作专班,深入到乡镇、村(社区),督促指导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就地帮助解决问题,做到技术指导有保障、工作督促常态化。驻村后盾单位集中精力和村支两委、工作队共同研究部署推进,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全力补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短板、弱项。乡镇加强统筹协调和组织实施,组建专班,加强日常工作督促指导,确保责任不缺位、工作不断档。乡镇、村(社区)干部采取面对面、点对点方式,联系微信rcjubi9,宣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内容、意义。

“以前我家门口杂草丛生,垃圾成堆,现在村里党员带头把这块空地整理出来了,垃圾也清理干净了,我自己还撒上了花种,变成了一个小花园。环境好了我们心情也好,一起干,更有劲!”

石榴坪乡牛角冲村龚开相老人说出了自发参与环境治理的初衷。

三、完善机制,精准督导

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离不开完善的督导机制和科学精准的督导。该县始终坚持和完善县乡两级督导机制,做到科学督导、精准督导。

在县级层面上。该县按照“月前指导、月中提醒、月终督办”的时间节点,要求督导组认真学习掌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内容,严格对照督导工作内容开展督导工作,以现场专项指导和集中指导方式,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环境卫生、杂物清理、管线整治、污水沟、臭水沟的清理,厕所改造、农村空心房危房、残垣断壁拆除等工作进行全覆盖、全方位督导。对督导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建立台账并予以通报,督促各村(社区)立行立改,逐一销号。

在乡级层面上。该县建立了人居环境整改提升台账,限时整改,实行跟踪式、台账式、销号式管理,促使人居环境整治再提升。譬如,兴隆场镇、小章乡、石榴坪乡、白羊溪乡等乡镇,每月组织开展一次环境卫生整治评比活动,对全乡所有村寨进行观摩学习和检查评比,通过各村现场评比打分,评出先进村和后进村,并召开总结会议,切实比出了压力,赛出了干劲,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促进了村寨“颜值”大提升。

与此同时,该县的力推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月销号”制度,实行“一月

 

一督导、一月一点评、一月一通报”,按月召开全县建设美丽湘西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社区)“月销号”讲评会,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月销号”工作推进力度不大,整治效果差的村、驻村组长、第一书记、后盾单位进行通报。通过精准督导、严厉问责,确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抓实抓细,抓出实效。

持续用力,久久为功。近年来,泸溪县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践中,逐步实现了乡村由一处美向处处美、一村美向全域美的发展延伸。该县县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增强凝聚力,提升治理能力,在“点”上高标准建设最美村寨示范村,“线”上打造乡村休闲旅游精品路线,“面”上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体全域提升,全县农村人居环境实现美丽蜕变。

 

 

 

 

 


 

汉滨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纪实

初夏时节的安康市汉滨区,远山含黛,溪水潺潺。

从原来的村道两旁杂草丛生,农户柴草乱堆、家禽散养、污水乱排放,到干净整齐的农家小院、诗情画意的田园乡村。人还是这些人,山还是这片山,但生活环境却大不同。

近年来,汉滨区以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厕所革命”、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整治等为重点,统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城乡面貌由往昔的“脏乱差”变为如今的“整洁美”,人居环境显著改善,乡村“颜值”不断提升。

一、精心实施“微改造”,让乡村“美”起来

从过去交通封闭、经济落后的小山村,到如今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示范村

——大竹园镇粮茶村的美,让人流连忘返。

5月17日,走进粮茶村,满山翠绿、茶树成片、楼房林立,如织的游客在茶园内打卡。“我们在沿蒿坪河两岸的茶园点缀栽植樱花、脆红李等花果树木,形成四季有景、三季有果的靓丽风景线。”粮茶村党支部书记张成立说。

“以前村里环境不好,厕所内蚊虫乱飞,臭气熏天。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后,旱厕变成水冲式厕所,游客增加不少。”村民扶亚军高兴地说。

扶亚军依托村里优美的环境办起了农家乐。“今年,我们将增加菜品种类,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做客。”对于未来的发展,扶亚军信心十足。

环境要美,垃圾治理是关键。在粮茶村,家家户户门前放着一红一绿两个小垃圾桶。“绿色的装可回收垃圾,红色的装不可回收垃圾。”张成立介绍,现在村庄干净整洁,村民生活习惯越来越好。

汉滨区以“扫干净、摆整齐、改旱厕、清污淤”为目标,聚焦“八清一改”、农房残垣断壁拆除清理、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污水治理、村庄清洁行动、村容村貌提升等人居环境整治重点任务,全面整合各项农村环境治理政策和项目资金,建立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实施常态化督导检查和“周调度”工作措施,通过整合“四支队伍”、党员干部、村民代表等力量,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提升行动。

为确保整治取得长效,汉滨区在工作中注重人性化,防止千村一面,实施差异发展,将全区333个行政村(社区)分为“整治村、提升村、示范村”三类来打造。

二、发挥农民主体作用,让乡村“活”起来

 

“以前村民们没有打扫房前屋后的习惯,自从有了评比机制,现在家家门前干净整洁。”5月17日一大早,被评为人居环境整治“环境优美户”的叶坪镇中心社区居民叶家稳从自家屋内开始打扫、整理至院外。

叶坪镇通过组织各村(社区)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评比,将农户评为“环境优美户”“继续保持户”“还需努力户”等,以此来褒扬先进、鞭策后进。

为解决好“干部干、群众看”的问题,汉滨区发动村干部、志愿者、党员群众共同参与环境卫生整治,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明确责任主体和责任范围,对重点区域、重点部位进行全方位清理,做到整治一处、提升一片。

“看到别人垃圾入桶,自己乱扔垃圾、乱吐痰就会感到很不文明,自然而然就改掉了这些不良习惯。”坝河镇斑竹园社区居民严双英感慨道,“一个个垃圾桶放置后,无声地约束了大家的行为,大家都自觉把垃圾丢到桶里,地上的菜叶、塑料袋、纸屑也有人主动捡了。”

在斑竹园社区,植树种花的人多了,欢声笑语多了。

人居环境整治不仅营造了清洁、整齐、优美的居住环境,更改变了村民的生活习惯。“通过整治,全区的村容村貌发生了很大变化,群众对人居环境整治的自觉性提高了。”汉滨区乡村振兴局局长王小龙介绍。

汉滨区将村庄环境卫生纳入村规民约,实行“月考核季点评”“明查暗访”,依据月检查评分情况,颁发“红黄旗”,奖优罚劣,每月对长效机制管理规范和创建提升显著的镇、村授予流动红旗,对卫生整治较差的镇、村授予流动黄旗。

三、好环境带来好日子,让村民“富”起来

5月18日,漫步在享有“中国十大最美小镇”美誉的流水镇,一幅“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山水画卷在记者眼前徐徐展开。镇内,街明道净,仿古建筑鳞次栉比,绕镇而过的汉江清澈见底。在紧邻集镇的窑头村,村民院落整洁清爽,花香宜人,步道连接家家户户,全村已实现了垃圾归点、禽畜归圈、污水归池。

“本来农家乐生意就好,人居环境整治后,生意更是火爆,一到周末就有紫阳、西安等地的游客来玩。”窑头村红太阳农家乐经营户单东文一边忙着招呼客人一边介绍,“镇上在整治人居环境的同时,还专门给想开农家乐的群众培训鱼宴烹饪技术。”

“像单东文这样找到致富路子的群众,汉滨区有3000多户。像窑头村这样

 

的美丽乡村,汉滨区有167个。山村的‘美丽’元素正转换为产业优势,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王小龙说。

要“面子”,更要“里子”;要颜值,更要气质。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汉滨区根据各镇的资源与文化,因地制宜,打造各具特色的“乡村气质”。“梦里水乡画里瀛湖”“最美小镇天下流水”“茶旅龙头康养双龙”“溪谷画廊生态茨沟”这些曾经藏在深山沟的一个个小乡村,如今成了城里游客争相打卡的网红地。

村在景中,人在画中。人居环境整治提高了汉滨区农村群众素质,引导健康生活,促进乡风文明,绘就了更加秀美的山水田园风光。

 

 

 

 

 


 

铁西区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记事

近年来,铁西区切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实施“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处理、生活污水处理、村容村貌提升”四大行动,真抓实干、久久为功,以人居环境治理重点工作为切入点、以强化长效管护机制为着力点,推动铁西区人居环境整体面貌进一步提升,为全面推进铁西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一、健全组织,做好统筹部署

为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铁西区成立了由分管副区长为组长,相关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铁西区农村人居环境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铁西区农业农村局,负责工作协调、组织推动、政策保障和督导考核。制定了

《铁西区2023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实施方案》《铁西区2023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巡查制度》《铁西区2023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监管制度》《铁西区2023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考核办法》,压实责任,明确工作职责,全面保障铁西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有序开展。

二、压实责任,强化任务落实

铁西区按照“省级部署、市级实施、区负总责、乡村落实、农户门前三包”的分级管护机制,组建专门的管护队伍,负责村庄环境日常维护、河道清洁、巡林等工作。截至目前,累计出动人员清理环境2500余人次,机械车辆900余台次;累计巡路次数3024次,发现问题424处,处理排污现象20处,清理生活垃圾619处共30112.12立方米,处理未垃圾分类53处,清理私搭乱建115处,外墙、电线杆、公共区域的“野广告”900余处,清理粪堆541立方米;开展河湖“清四乱”行动3次,累计清理生活垃圾1065处、126.5立方米,建筑垃圾91处、9.32立方米,畜禽粪便91处、2.04立方米,确保河道环境干净整洁。

三、加强督导,巩固治理成效

为推动人居环境治理工作规范化常态化,今年年底前完成“万村达标”创建计划中2023年的工作任务,铁西区建立组织领导常设机制,成立铁西区农业农村局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专班,常态开展督导工作。乡政府严格落实《保洁员管理办法》,对保洁工作进行长效考评,从材料考核和现场考核两个方面入手,以垃圾清理清运、公路保洁、河道保洁、河道林网治理、保洁员考核五个方面标准为依据进行考评,从而全面提升全区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同时,围绕平西乡20个行政村开展定时、流动式、全方位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使用水印相机

 

实时拍照,并将问题图片整理形成督办单及时反馈平西乡,限期进行整改,平西乡整改完毕后,形成整改报告,报至区农业农村局备案、存档,区农业农村局对整改情况进行复查。

详实的数据、扎实的行动,让美丽宜居的乡村振兴画卷看得见、摸得着。乡村有颜值,生活有品质。铁西区将继续开展常态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以解决群众诉求为工作主线,塑造乡村新面貌,切实打造人民群众宜居宜业的美丽家园。

 

 

 

 

 

 

 

 

 


 

怀远县围绕中心村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一项长期任务、系统工程,必须稳扎稳打、久久为功。2013年以来,安徽省怀远县已完成16个农村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整治任务、215个中心村建设任务;2022年度30个省级中心村建设任务已基本完成;2023年度30个省级中心村建设已启动规划设计。从美丽乡村到和美乡村,发生了怎样的转变?近日,记者深入怀远县多个村庄一探究竟。

安徽省怀远县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切口,坚持高品质规划、特色化打造、产业化支撑,村庄建设全面提质升级。

一、文化传承激发活力

7月底,茨淮新河河水清清,坐落于大河湾的怀远县常坟镇镇北新村里,千亩荷花进入盛花期。微风拂过,荷香阵阵。村里修缮一新的遇春园里,有一座明朝名将常遇春的塑像。每年清明节,来自各地的常遇春后人,齐聚于此缅怀先人。而一年中的其他时节,遇春园内则是另一番热闹的景象。

“晚上,我们会在这里表演花鼓灯。”遇春园花鼓灯艺术团负责人常林润介绍,镇北新村有浓厚的花鼓灯文化传统,艺术团成员年龄最大的78岁、最小的20多岁,常常在镇内外演出。

“我们把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结合起来,擦亮‘遇春故里,鼓韵常坟’招牌。”镇北新村相关负责人介绍,将创新挖掘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激活文化内在活力。

二、延伸链条富了口袋

在位于怀远县白莲坡镇的安徽省黄淮甲鱼良种繁育有限公司的恒温孵化房里,孕育着数以万计的甲鱼宝宝。“我们与70多名养殖户合作,每年可出产2000万斤甲鱼。”公司董事长何传书介绍,为了解决甲鱼运输中的保鲜问题,公司今年计划推出甲鱼预制菜,目前新建厂房预计9月即可投入生产。

第一年产能预计为300万斤,利润15%左右。”何传书说,工厂可生产预制和预烹两种,目前预制菜品牌已申请下来,工厂正式投运后,可带动几十名村民稳定增收。

三、“三治融合”留住乡愁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怀远县河溜镇祠堂村先后有近70名村民旅居海外。近年来,祠堂村在省级美丽乡村建设中,深挖侨胞文化,打造侨胞之乡,着力构建法治为本、德治为魂、自治为基的“三治融合”基层治理模式,获评安徽省

 

星级“侨胞之家”,2022年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如今的祠堂村,生活便捷,环境整洁,吸引不少村民回乡创业。村委会定期走访孤寡老人,邻里之间也会互相照应,村民的获得感不断增强。

“持续推进移风易俗,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建立健全共享共治的治理新格局,村民的幸福感不断提升。”祠堂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葛军介绍,原生态乡村传统文化魅力不断放大,也为游子们留下了记忆中的乡风、乡韵和乡愁。

四、“富口袋”也要“富脑袋”

“沙沟西瓜”是榴城镇沙沟村的特色,是怀远县一张农产品名片,也是安徽省地理标志产品。炎炎烈日下,沙沟村西瓜交易市场里,来往的种植户和商户络绎不绝,一辆辆满载西瓜的货车驶向全国各地。

今年,沙沟村种植了约1000亩西瓜。“前些年,政论文公众号整理,瓜农们和商贩都聚集在马路上。”沙沟村相关负责人介绍,现场拥挤不堪乱,瓜农们经常日晒雨淋。为此,榴城镇出资兴建了沙沟村西瓜交易市场,并且持续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进一步打响“沙沟西瓜”的知名度。

五、文化乐园浸润书香

怀远县双桥集镇姚庄村不断加强乡村文化软硬件建设,村里的北淝书院广场,有一整列中国思想简史主题墙,展示了100位中国思想家的简介和主要成就。

目前,姚庄村“北淝书院”藏书近3万册。“‘北淝书院’是群众的文化乐园,农村书屋、文体活动室均免费向村里群众开放。”姚庄村党支部书记陈金山表示,乡村不仅要塑形,更要铸魂。村里还将争取创办村级传统文化研学基地,开设书法、音乐、诗词创作等多个特色课堂,惠及全村儿童。

六、邻里互助其乐融融

“搭乘这条乡村振兴产业路,村民增收致富有望了。”7月26日,怀远县魏庄镇胡巷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张再,站在修缮一新的村道上笑逐颜开,“主干道宽度从3米增加到6.5米,连接到各村民组,从根本上解决了村民出行难。”

7月底的胡巷村瓜蒌田,丰收在望。胡巷村流转400多亩土地进行瓜蒌种植,村集体投资10万元以资金入股。张再说:“胡巷村已在规划并建设乡村旅游、娱乐休闲设施等,将胡巷村打造成远近闻名的和美乡村。”

除了日益美观的村容村貌,胡巷村医疗互助基金也为人称道。这支基金于2016年由村民自发捐赠成立,救助对象为本村符合国家大病医疗救助条件、当

 

年大病医疗等费用的自费部分超过1万元的家庭,为村民筑牢防返贫根基。

怀远县副县长高瑞林介绍,怀远县将按照安徽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以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为目标,以产业富民强村为主线,以改善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为基础,统筹抓好中心村建设和一般自然村人居环境整治,一张蓝图绘到底,加快建设皖北地区彰显田园风光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尔王庄镇创新人居环境整治机制助推村庄“持久美”

清水流波,绿意盎然,景美如画 炎炎夏日,走进宝坻区尔王庄镇,一幅欣欣向荣的美丽乡村画卷跃然眼前。今年以来,尔王庄镇创新人居环境整治机制,持续开展“党建+治理”行动,激发内生动力,唤醒主人翁意识,形成了党委引领干、支部主动干、党员群众一起干的浓厚氛围。

一、主动干,基层支部有担当

“环境整治是践诺尽责任,干不好睡觉不踏实。”四棵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季少印告诉记者,建设“五美”家园是今年四棵树村面向镇党委和全村百姓的承诺,其中环境整治占了很重的分量。一开春,整个村就动了起来。先是沿街栽植了480棵海棠树,与先前的紫叶李、柳树相互补充,形成了“一街一景、处处有绿”的景观,紧接着又借鉴去年的经验,把村南8亩垃圾坑平整后发包了出去,接下来还计划在坑上再种850棵果树。废弃地变果园,闲置资源又利用。“想事干事主动不主动,结果截然不同。”中心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庞连顺深有感触地说,去年,得益于市委组织部驻村工作队和市区库区移民工程,村里一条穿村的臭水沟完美变身成了带状公园,群众拍手称快。面对百姓更高的期待,今年,庞连顺可是没少花心思。“带状公园修好后,北侧依然有一条裸露地,咋看咋不顺眼,而老百姓门前堆放的废砖又碍眼又没用,正好可以用于这儿的硬化。”庞连顺终于琢磨出了这条少花钱多干事的路子。于是,垒花坛、墁甬路、栽花、种草 ,一通忙乎很是值得,公园更宽了,群众更乐了。中心台村村民袁文友说:“村里的环境经过整治是太漂亮了,臭水沟变成了小公园,花花草草的,乱堆乱放的也没有了,现在全体村民素质也都提高了,自己家庭的院子、屋里屋外都弄得非常干净、非常卫生。”

人居环境整治动力十足,村支部这台发动机必须转起来。而让发动机转起来的原动力就是各村制定的“一方案两清单”,即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方案和任务清单以及月检查清单。机制的倒逼,让各村人居环境整治充满了内生动力。

东安子村把十亩垃圾场变成了玫瑰园,试点发展村集体经济。整治了村南大垃圾坑和村东整条垃圾路,景家庄也感到无比的敞亮。冯家庄村、许辛庄村盯紧背街里巷全域清理死角盲区,让清风流遍村里的角角落落。尔辛庄、尔王庄村都规划建设了口袋公园,优美的环境陪伴着悠闲的百姓,一幅老少咸宜其乐融融的乡村和美图景呈现眼前。65岁的尔王庄村村民尔秀岐高兴地说:“这一片以前很少有人来,附近居民把垃圾都扔到这,现在不仅清理干净了,还建

 

起了漂亮的口袋公园和健康步道,大人看孩子来这里玩,学生放学来这里玩,晚上还能在步道上健步走,大伙儿都很高兴。我住在村西头,一有空就领着孙子来这玩凑热闹。”

二、一起干,党员群众有态度

在尔王庄镇,人居环境整治经过持续用力深入推进,群众的主体意识正逐年提升。究其原因,依旧离不开机制创新。党建引领前提下的红色网格一网统管机制和村庄治理积分制,起到了黏合剂的作用,把党员群众与支部拧成了共建美好环境的一股绳。

红色网格员既是排忧解难的服务员,也是人居环境整治政策的宣传员、环境卫生秩序的监督员。就在日常一轮一轮的走访中,一次一次的叮嘱下,百姓统一了思想,凝聚起了共识。“之前村里人总有随手扔垃圾的,这大热天清理不及时就有味道了,现在村里环境清理的这么到位,垃圾坑变荷花池,还总有人入户宣传,大家肯定都支持。”尔辛庄村村民崔立东说道。

刘万庄村今年环境整治四面开花,动静不小,村南庄北两排枣树,中间一条月季花街,村东景观湖,村西小景点。由于网格员作用发挥的到位,群众积极响应,参与热情极高。

“现在搞活动,广播一喊就有了,群众支持率参与率都非常高。”刘万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树林说。

今年春季,黄花淀村一则志愿植树的消息在村民微信群里激起了千层浪,40余名村民踊跃报名。“真没想到,活动效果这么好,以前可是没有过的。原来村里干点儿什么事得挨家挨户走访做工作,现在咱们村民都自发的参与到村庄建设中来,有了村民们的大力支持,我们干事创业的劲头更足了。”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董浩发出由衷的感叹。调动起村民参与热情的正是这个村以“和美黄花淀幸福集福袋”为主题的乡村治理积分制。群众参加志愿服务就可以得到“福袋”,凭手中的“福袋”还可以兑换相应的奖品。小小福袋其实就是张小纸片,能量可确实不小,他把群众和支部紧紧凝聚到了一起。

相同的体验在李家河村也很明显。这个村的积分制主打“桃李芬芳”,积的是“桃花”。参加的活动越多,拿到的桃花越多,兑换奖品的空间就越大。前不久,环境清理的信息一经发布,15位村民就行动了起来。“一口气清理了两个污水处理站、一个坑塘,在以前可不敢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树成深有感触地说。在“一村一品一亮点”目标的引领下,联系微信rcjubi9,

 

小宋庄村“海棠红”、潘套村“初心如磐”等20个乡村治理积分制特色品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热情,“五彩尔王,幸福家园”的美好愿景正在加速实现。

朱家曹村重点打造村头环境,仅用4天就将两个村口坡面垫土加高平整完成,栽上了法桐、海棠。村头的大动作得到了村民不小的支持,不仅村口沿河的几户主动搬走了废旧物品,更有村民自发捐款支持村里环境建设。看到网格制、积分制这么管用,原本没纳入今年计划的尔王庄、小董庄也主动找到镇里,要求提前推行积分制,提高村庄治理水平。

三、领着干,党委有标准

尔王庄镇是湿地水乡,“五彩尔王”的牌子必须越擦越亮。这是镇党委在人居环境整治中一贯的主张。不光提要求,把“党建+创卫”活动作为村级党建的一个硬指标写进各村的乡村振兴方案中,宣传、检查、考核、红黑榜等配套措施同步跟进,助力乡村振兴方案逐项落地落实,还要做出样子,让各村学有标杆,干有目标。

创建国家卫生镇是重中之重,镇党委提出以必成之志抓创建,从2月9号开始连续2个多月的时间,对创卫建成区进行地毯式反复清理。2张网、10位网格长、120名网格员履职尽责,关键时期,每天至少一次到网格现场开展工作。主要领导带队,全体机关干部每周一次志愿服务活动,清理政府街环境卫生。相较于主干道上的“一眼净”“全域净”,店铺卫生体现的更是全镇的“良心”,在机关干部的带动下,沿街店铺店主也主动加入到清理店内卫生的队伍中来,“平时一忙就忽略清理卫生死角,现在也借着创卫的机会好好做个大扫除,店里干净了,我自己心里都敞亮,顾客就更愿意来吃饭了。”开小吃部的老张说。

各村的人居环境整治也在国家卫生镇创建中找到了方向和目标。西杜庄村就是在浓浓的创卫氛围中,加大了环境整治的力度,在大尔路两侧植下了640棵景观树。小高庄村、小龙湾村也不断提升环村路周边环境卫生,完成了环村路向景观道的完美蜕变。

人居环境整治不能一口吃个胖子,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按照这个思路,李家河村连续两年整治村中心的坑塘。阎皮庄的坑塘也是去年开了头,今年又接着干。“财力不允许,我就每年干点,总有干完的时候。”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闫立军这样表态。瑞东家庭农场的负责人王瑞东说:“种好水稻的秘诀就在于水质好,尔王庄镇人居环境经过近年来的治理有了很大的成效,环

 

境好了,水质更高了,我们的稻子长势喜人,养出来的稻蟹品质也提升了,这么好的水质条件让我们打造‘吨粮田’的信心更足了,提质增收不再是一句空话。”

出入村路有风景、街头村口有亮点、背街里巷无死角,镇里的这一要求,也在各村达成了共识。黄金庄村年初就把村头空地圈起了围栏,打造成了小菜园。接下来,还要改造小广场、绘墙画,把村头装扮的漂漂亮亮的。程泗淀村也把休闲广场建设提上了日程。小宝庄去年底就把村北的坑塘清淤,开春种树美化绿化。郑贵庄、于家堼也都结合实际,对村周围及主街进行了集中整治。

如今的尔王庄镇,呈现出的是一派“村村有美景,庄庄换新颜”的喜人景象,群众的居住环境显著改善,幸福指数也随之不断提升。

 

 

 


 

丁庄街推进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靓”起

柏油马路宽敞整洁,农家院落错落有致 走进省黄三角农高区丁庄街道后董村,蓝天白云映衬下,一幅村容整洁的和美乡村新画卷展现在眼前。

近年来,丁庄街道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打出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组合拳”,通过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扮靓“面子”,广泛倡导文明新风厚植“里子”,让美丽乡村焕发“新颜值”。丁庄街道后董村在街道党工委的带领下,先后荣获市级文明村、市级卫生村、中国移动平安乡村示范村、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等称号。

一、党建引领,打好“底子”

为抓好抓实环境整治工作,丁庄街道充分发挥党建示范作用,以“党建红”引领“生态绿”,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与主题党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深入融合,让党员带头干、为群众树好标杆。全体党员亮身份、领责任、争先锋,带头对村内外公共区域进行清扫。在党员的示范带动下,群众也自发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行列,形成党员带头示范,群众齐参与的良好氛围。

二、项目带动,扮靓“面子”

近年来,丁庄街道后董村依托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对村庄进行硬化亮化绿化,提升村庄“颜值”。硬化街巷15100平方米,改造排水沟2800米,配套雨污分流设施;精准发力,对准村周乱堆乱放、坑塘黑臭问题,实施环村路建设及废弃坑塘衬砌工程;电力线及入户网线改造,解决了空中“蜘蛛网”问题;增设监控探头实现全村无死角覆盖,保障村民安全;新建党群服务中心、图书室、卫生室、老年活动室、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百姓大舞台等,大大提升农村功能设施建设硬实力。

三、群众参与,做实“里子”

如果说村容村貌是“面子”,那文明乡风的建设就是“里子”。为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丁庄街道探索实行“党建+志愿服务+积分管理”的群众自治模式,以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为依托,聚焦“五为”服务,积极开展志愿服务、书香村庄、青年学堂、文明宣讲等活动,引领村民培育健康卫生的生活方式和文明向上的行为习惯;积极参加“最美丁庄人”、“五好家庭”、

“孝善传承• 文明丁庄”、“好婆婆、好媳妇”、“美丽庭院”等创建活动,

树立典范标杆;成立各类文体协会,搭建文化体育交流、训练、展示平台,利用村里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和乡村大舞台举办广场舞培训、秧歌排练、篮球友

 

谊赛、象棋比赛等文体活动,丰富村民业余文化生活。

下一步,丁庄街道将继续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目的,以乡村规划建设为引领,以村容村貌整治为重点,以方便村民的生活起居为主要,以示范带动发展为突破,以创新社会管理为保障,着力培育和建设特色鲜明、村容整洁、环境优美、基础完善、生活殷实、乡风文明的村庄。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智囊团”系列№596(33篇)2023年人居环境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总结、工作汇报、经验材料汇编

链接地址:http://www.xjzclk.com.cn//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72468.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